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漂亮国智囊:AI 竞赛的核心是电力,中美格局已成定局!

近日,前谷歌 CEO 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公开演讲中抛出震撼观点:未来 AI 竞争的核心不是算法,而是电力供应!这一论断直指当前全球 AI 竞赛的底层逻辑,更揭示了中美科技较量的关键胜负手。

为何电力成为 AI 命脉?

施密特通过三个维度阐释了电力的战略地位:

算力成本占比

:大型 AI 模型单次训练耗电量相当于 3000 户家庭年用电量

基础设施瓶颈

:GPU 集群需要稳定高功率供电,现有电网面临升级压力

地缘政治筹码

:电力自主程度决定国家在 AI 军备竞赛中的持久战力

“当大家讨论芯片封锁时,真正该关注的是每度电的产出效率”—— 施密特在演讲中强调

中美竞争格局已明朗

根据施密特分析:

美国优势

:尖端芯片设计 + 私有资本驱动

中国突围

:超大规模电网基建 + 政策主导投资

决胜关键

:哪方能率先实现核聚变商用化或建成全域智能电网

企业级启示录

科技巨头

:微软 / 谷歌已开始收购核电权益

创业公司

:需重新评估数据中心选址策略

投资者

:关注电网智能化、固态电池、微型核反应堆赛道

施密特预测:2028 年前将出现首个 “电荒导致的 AI 公司破产案”

行动建议

个人开发者:转向稀疏模型等低能耗架构

企业决策者:建立电力成本预测模型

政策制定者:将 AI 电力纳入国家战略储备

正如工业革命依赖煤炭,智能革命将建立在电力之上。这场静悄悄的 “能源战争”,正在重塑未来十年的科技权力版图。

编者注:本文核心观点整理自埃里克・施密特公开演讲。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YZXGewU007lwN3qiAw7mDF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