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一的雨燕巢穴遭塑料污染。 Keystone-SDA
尽管雨燕很少在地面活动,但高达三分之一的雨燕巢穴遭到塑料垃圾污染。这是针对大气微塑料与动物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首次研究。
生物学家利维奥·雷伊(Livio Rey)就职于位于卢塞恩州森帕赫的瑞士鸟类研究所(Swiss Ornithological Institute)。他在接受Keystone-SDA新闻社采访时提到:“阿尔卑斯雨燕(Alpine swifts)可在空中连续飞行8个月,黑雨燕可达10个月。”它们在空中收集材料,用唾液黏合筑巢。
一个由西班牙科研人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环境科学领域权威期刊《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中写道,塑料对海洋的污染是众所周知的问题,但迄今为止,人们从未考虑过几乎只生活在空中的动物也会受到影响。
这项研究对来自包括瑞士在内的7个国家的,共计487个雨燕鸟巢进行了分析。这些鸟巢分别由3个品种的欧洲雨燕筑造。瑞士鸟类研究所也参与了该研究。
结果显示,36.5%的鸟巢中含有塑料废物,在苍白雨燕的巢穴中,该比例更是高达85%。专家推测,这是由于苍白雨燕多在城市区域活动。
塑料的影响
尽管这项研究中并未提及塑料污染给雨燕带来的后果,但研究中观察到,四只雨燕被塑料碎屑缠住。据研究作者表示,这会造成巨大风险。此外,塑料中含有的化学物质也可能对鸟类有害。
塑料的使用也有可能对鸟类有益,比如鸟巢的保温性能更佳。但是,如上推测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