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MyEMS开源能源管理系统核心代码解读002

本期解读:

能耗数据清洗算法:myems/myems-cleaning/clean_energy_value.py

代码见底部截图

这段代码是一个用于清洁和标记能源数据质量的Python脚本,主要用于处理能源值数据,识别并标记出异常或“坏”的数据点。以下是对代码的概括性总结和详细解析:

总结

连接数据库:脚本首先尝试连接到历史数据数据库。

确定处理时间范围:确定需要清洁数据的时间范围。

识别异常数据:

步骤2:检查两类异常情况。第一类是基于预设的高限和低限的异常值;第二类是形状为凹形(concave)的异常数据模式。

步骤3:进一步检查凹形数据模式。

标记异常数据:将识别为异常的数据点的is_bad属性标记为1。

重置未检查的数据:将未检查的数据点的is_bad属性重置为0。

休眠与重试:处理完毕后休眠一段时间后继续执行。

详细解析

数据库连接:使用mysql.connector连接到MySQL数据库,处理任何连接错误。

确定时间范围:

从数据库中查询最后一个已检查(is_bad非空)和未检查(is_bad为空)的数据点的时间,以确定需要清洁的时间范围。

如果所有数据点都已检查,则从配置的起始日期时间开始。

异常数据检查:

步骤2:检查两类异常数据。第一类是超出高低限的数据点;第二类是形状为凹形的数据序列。

步骤3:对凹形数据进行更详细的检查,识别不符合正常趋势的数据点。

更新数据库:

将识别为异常的数据点的is_bad属性更新为1。

对于那些在处理时间范围内未被检查的数据点,将它们的is_bad属性重置为0。

错误处理和日志记录:在每一步骤中,如果遇到异常,记录错误信息,并在休眠后重试。

循环执行:脚本在完成一次清洁操作后休眠一段时间(例如15分钟),然后重新开始,确保持续监控和清洁数据。

注意事项

脚本使用配置文件(config模块)来获取数据库连接信息和其他设置。

异常检测逻辑依赖于特定的业务规则和数据特性,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数据库操作包括读取数据点、更新数据点的状态等,需要确保数据库性能可以支持这些操作。

错误处理和日志记录对于监控脚本状态和调试非常重要。

脚本在每次运行结束后休眠,这是为了避免过度频繁地查询数据库,同时允许新数据积累到一定量后再进行处理。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gyzR8UtAC1w4Yd4xk5fE0u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