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2000℃的炉火燃尽……留下了什么?

曾经超过2000℃的熊熊炉火,早已定格成历史的画面,但这座城市的灯火,依旧闪耀明亮。

“诸位都是‘逐星者’,欢迎来到‘齐天号’星舰!”在拥有百年历史的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一高炉内部,与炉渣内壁的颗粒感、沧桑感相映衬的,是十足的未来风与科技感:太空造型的“齐天机组”在舞台上演绎《星际探险》、游客们化身为“逐星者”在模拟舱内体验太空驾驶、星际酒吧里的炉芯咖啡余香袅袅……

原来,这座百年“功勋炉”已被改造成一座名唤SoReal(如此真实)的太空探索主题科幻乐园,并在2024年开业首年迎来了近百万人次观光客。

6月20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市主题采访活动奔赴石景山区首钢园、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在老工业遗存的众多角落,看见了超现实的时尚设计与沉浸式体验——科技的“魔棒”,让工业遗产华丽变身,成为新兴的文旅地标,以多元化、年轻化的消费场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XR(扩展现实)技术带来什么

“当成千上万吨炉渣被清理出去,如此巨大的圆形高炉,可谓绝无仅有,它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在这个空间内,怎么通过科技的力量,把虚拟的场景变得像现实世界一样真实,是SoReal的愿景,让科技和文化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带来无与伦比的科技美学体验。”SoReal科幻乐园的“领航人”、当红齐天国际文化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红齐天”)创始人齐笑对记者称。

据他介绍,在改造首钢园一高炉的过程中,最大限度保留了高炉的原有结构和外部工业建筑风貌,如高炉的炉芯被完整保留,广泛布局了AI(人工智能)、边缘计算、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5G-A(5G网络增强版)、全息影像等前沿科技,通过5G+XR(扩展现实)技术(即所有新兴沉浸技术的统称),设置了未来科技乐园、主题秀场、艺术展览、餐厅酒吧等不同业态,融合了文化、娱乐、科普、餐饮、零售、服务等诸多功能,将老工业遗存改造为“全沉浸式”太空探索主题科幻综合体,成为“科技+文化+消费”的试验田。

步入“齐天号”太空星舰主题区,“种有”各类异形生物的“生态秘境”,营造出亦真亦幻的穿越感;在VR人机对战区域,游客们佩戴VR设备,进入虚拟的战斗场景,与电脑控制的对手进行对战。诸多沉浸式项目不仅带来了科技体验,还结合历史文化元素,让游客在娱乐的同时,感受到工业遗存与现代科技的巧妙结合。

“在XR的世界里,所有东西都可以‘活过来’。”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画轴”节目的制作人之一,齐笑早已看见XR技术的无限空间,也坚信随着5G乃至6G技术的加持,XR技术会让人们一个个“离谱”的梦想成为现实。冬奥会期间,XR技术的试水,犹如“魔棒”,让首钢园这座“钢铁巨人”,摇身一变成为时尚感、科技感十足的科幻乐园。

数据显示,作为北京市“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代表性企业,也是北京市石景山区在文商旅体融合上的一大探索,SoReal科幻乐园过去一年来,累计接待公众近百万人次,成为京西文旅新地标,北京地区近60所中小学的研学活动在此举办,超万人次中小学学生到访。

“科幻之城”在首都西部崛起

“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运用大数据、5G、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超高清等新技术,改造提升产业链,促进内容生产和传播手段现代化,重塑文化发展模式。”2022年颁布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已经明确,必须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更好地以先进适用技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塑文化生产传播方式,抢占文化创新发展的制高点。

在北京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下,科幻、“科技+文旅”“科技+文博”等新业态近年来持续涌现,也一并出现了产业集聚的“生态圈”。在首钢园的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记者看到,这里既有专注于3D声学技术、智能座舱技术研发与测试、元宇宙场景开发和测试的各类实验室,也有为科幻产业提供5G技术支持、智能技术解决方案、视觉和渲染支持、光学影像技术开发的各类参与者,众多企业和实验室共同构成了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的生态系统,推动科幻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

“坐落在石景山区首钢园的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已经发展成为科幻产业集聚区,聚集了138家硬科幻创作、硬科技创新企业,涵盖动作捕捉、图形渲染、AR/VR/MR等前沿领域。”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石景山区首钢园以打造文化科技产业创新高地、未来数字场景新范式为目标,突出发展科幻、元宇宙、游戏、电竞、虚拟现实等数字经济相关产业,集聚产业要素和优势资源,着力优化“以产业为中心”的营商环境,持续推动科技文化、科技消费双轮驱动。

数据显示,科幻产业已在北京悄然崛起,截至2024年,北京已落地780余家科幻企业,总营收约480亿元。自2020年以来,北京已连续举办5届中国科幻大会,建立全国首个科幻产业联合体,建设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持续推进以石景山区首钢园科幻产业集聚区为核心的“一核多点”科幻产业发展布局建设。

“我们在特色产业赛道上率先举旗落子,科幻产业在加速崛起,全区已集聚科幻企业和机构236家,2024年科幻产业实现收入153亿元、占北京市近1/3,成为北京市‘一核多点’中的‘一核’。”北京市石景山区副区长于杰介绍说,最初因服务以首钢为代表的“京西八大厂”而建区发展的石景山区,在加速推进“文化科技一体设计、一体部署”的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主导+特色+未来”的“244”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年,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1.4%,稳居全国第一;拥有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示范基地,数量居全国首位。其中,北京市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906.9亿元,同比增长11.1%,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0.7%。在文化新业态特征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中,数字出版、互联网游戏服务等类别,展现出显著的科技融合特征。

摄影:刘志良

编辑:段嘉希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nICQjMaHAMDjJZpgSyiSY2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