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过去的金融风控(2)

承接上文

第三步:上面说的都是从业务需求上对接第三方数据(对逾期用户有识别作用的数据),如果要做数据公司或者风控输出公司,还需要有自己的特性,比如运营商数据,有一些基本统计数据,还有大量未挖掘的宝藏:夜间通话比例,和催收联系电话个数等等,然后利用大数据挖掘

出有用的变量,也可以自建爬虫

团队,获取需要的数据。

当第三方数据确定后,就是对接了。很多人以为对接第三方数据是技术的活,与数据分析无关。其实错了,这里面涉及的部门非常多,可能流程各有不同,但数据分析在各流程的工作必不可少。

第三方数据对接流程

第二步讲的就是评判第三方数据是否对接,接下来讲第三方数据接入细节。如果该第三方数据非常重要,那么理所当然排在第一需求。

1.业务流程

是否变更:这里把第三方数据分为有感和无感,有感即每次获取数据需要用户同意授权,比如运营商、芝麻分,这类数据基本上是用户的一些隐私信息;无感就是用户没有感知的,这类数据基本上是第三方平台数据量比较大、爬虫获取的,比如同盾、黑名单类。

有感的都需要用户确认,就会有流失,因为有些用户还是在乎自己的隐私的,大部分有感的数据都在认证页面,都是隔很久再次获取。有感数据又分授权一次无限获取和每次获取需确认,例如芝麻分,授权一次可以一直获取数据(还是要考虑成本的),但是这类数据基本半年变化都不大。每次获取需确认,就需要考虑用户的体验了,隔多久再次获取大部分都以产品的用户周期来做参考。

无感的挺好办的,主要就是控成本,一般都会放在风控流程中。原则是先让免费的、认证页面获取的第三方数据先拦住一部分用户,再根据拒绝率和成本高低排序,给出不同第三方数据获取流程。是否再次获取及多久再次获取一般参考该数据的变化程度。如果该数据前后两次变化不大,那么可以隔很久获取,如果该数据变化很大,可以考虑根据产品周期内获取或者次次获取(产品周期

是指借款时长),准确度较高的黑名单类可以次次获取,前后两次数据变化很大,但是有没找到特征,可以考虑隔一段时间获取(也可以次次获取,为贷后

模型做数据准备)。

还一个会被很多人漏掉的一个地方:没取到数据的用户怎么处理,以前有数据这次没取到数据怎么处理?对于重要的数据来说(第三方数据除外,取到的都是黑名单),如果没有取到,可以做测试,但是一定要监控,指不定逾期率突然某天上升很大。如果这个数据很重要,数据没有取到就会拒绝,就存在以前有数据这次没取到数据而拒绝(或者以前有数据拒绝,这次没有数据通过)等等流程问题。机制处理:当数据缺失时,取上一条数据填补(除黑名单),没有上一条数据时,看该数据重要性,如果重要则拒绝,不重要则默认通过。

数据分析

在这就需要做监控这些流程的损失率、多久获取数据、第三方数据字段

解析提供、第三方数据存储校验、提供该产品用户周期、监控各个第三方数据的拦截率及第三方数据某个规则的拦截率、最后的效果评估等,数据分析工作还是挺多的,加油吧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eKmhGk42livlaBC0kAG3cN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