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刘志敏:产教融合深化与演化的路径

教规建中心以“汇聚创新要素,引领教育变革”为核心使命,以产教融合为核心机制,汇聚全球教育创新要素,以平台化、生态化方式,设计并推出了一系列引领性产教融合项目,形成了产教深度融合的体系化运作机制,构建了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的自我演化系统,推动了面向未来的学校新形态探索实验。

“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项目就是其中一个。

结合项目的推进,“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研讨会将是一个具有影响意义的研讨会,希望企业和学校能共同在“教育强国”、“制造强国”的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众所周知,美国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十分强大。而近期,中国和美国的贸易纠纷也给我们非常多的启发。在某些关键技术上,我们和世界最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面对挑战,我们要达成共识——学校和企业要发挥积极作用。今天的研讨是对这个共识的重要行动。

2017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这标志着产教融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现在,产教融合又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成为了国家实现三个“一”的战略行动之一。所谓三个“一”,就是“发展第一要务、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目的是要形成一个政府统筹、企业参与、学校主导的深度产教融合工作格局。

这个工作格局将实现以创新链为核心的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四链融合。以创新链为核心,正是知识价值和人才的价值的体现,只有当知识和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后,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才能贯通。

简而言之,我们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通过产教融合核心机制,汇聚创新要素,以技术进步为主轴,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整合创新要素、创新主体,构建创新生态体系,这两个体系是产教融合的核心。

近几年来,教规建中心在产教融合上做出了很多努力,积极深入行业领先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收获了不少有效推动产教融合的成功案例。

“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项目就是其中一个。

它涵盖了先进技术、前沿科技和战略型产业,虽然成立至今只有3年时间,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从向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扩展到向AR、VR、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让项目几乎涵盖了所有重要领域,辐射院校近300所,且大部分院校已落地实施,为院校的改革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解决了过去地方高校不能与企业深度合作、资源短缺、模式陈旧等问题。

对于教规建中心来说,一个成功的项目,首先要精准对接前沿科技发展,我们要做“新”的;第二要对接国家战略,我们要做“高”的;第三要对接学校改革需求,要做“实”的;第四对接学校创新发展的需求。按照这些标准,让项目平台化、体系化、生态化,把更多上下游的企业、资源整合起来,共同推动创新生态体系的构建。

目前智慧学习工场的“1+5”(1个智慧学习平台,5个线下体验中心)组成就称得上是有效的创新模式。

对教规建中心而言,实施项目、总结经验、整合模式后,如何上升为国家的政策、国家的制度设计,如何提出产教融合的合理意见,就是我们所做出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正如“产教融合”进一步被明确后,几乎所有产业都有“产教融合”这个鲜明的要求,甚至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文件里,很多内容来自我们的工作报告,它正是我们从项目实施中总结出来的,变成国家政策并推进整个行业的进步。

从项目、平台到创新生态,是教规建中心推动产教融合的几个逻辑层次,形成案例、模式、机制进而变为国家的政策制度。同时,我们还要整合好各种资源,确保项目到学校后能迅速地落地实施,这是我们实施产教融合总的思路。

我们之所以做这样的布局和更深远的考虑,是有着教育深刻变革的原因。从大数据、ICT、到人工智能、到区块链,这些都是将来在教育变革中最关键的技术领域,能有效推进教育下一步深刻变革。

现在,我们正以“倒推法”设计实施项目的平台管理模式。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为目标对项目进行倒推设计,这样的项目设计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由中心牵头,整合领先企业、学校、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产业园区、中小企业共同参与;

●第二,项目集成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等重要功能,随着平台不断壮大,行业智库、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产业园区的建设等都会被系统的纳入平台;

●第三,吸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进入平台,实现从研究型大学到应用型高校再到高职院校的贯通。基于这三个特征,中心的产教融合项目能够不断升级、演化,不断产生新的项目和合作,演化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比如2014年后,教规建中心和华晟经世的产教融合项目合作进入到深入改造模式,建立高校与行业的灵活反应自适应机制以适应行业变化,并不断积极优化调整方案。我们把这种机制叫做生态模式,我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让信息更好的聚集到创新要素中,聚集到人才当中。

这是一个开放的信息时代,开放的信息教育环境下必须要走产教融合这条路。教规建中心致力于推动平台之间的互联,每一个产教融合项目都是一个大平台,具体到每一所项目学校都是一个小平台,小平台可以接入大平台,国内平台可以与国际平台衔接。

这些平台开放互联,平台之间多层次网络协同,可以接入更多的资源,形成具备自我演化能力的生态系统。

面对新技术的挑战,面对教育形态发生的变革,“智慧学习工场”应需而生,把教育真正融入了社会,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办学,本着教育的流程、教育的要素、教育的机制、教育的基础设施,让整个创新生态体系逐步发生革命。

“智慧学习工场”是一个全新的设计,从顶层结构到方向、到运作思路、到外部的信息社会环境和社会交换基础都要适应新的变化。

新技术革命和开放融合发展是引领教育形态和学校形态变革的动力。新技术革命导致学习方式、课程供应链、人才培养流程、学校编成结构直至学校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产教融合的深化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形态和学校形态的变革,为新技术革命与学校变革搭建引致路径;传统学校的底层基础架构已无法容纳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要实现的目标,必须创建一个新的底层基础架构。

产业间的产教融合的积极性正在被激发出来,政府的统筹作用正在更好的发挥出来,学校也正在更积极的拥抱这个新的形态。

智慧学习工场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载体,它重新定义了新形态、新学习、新场景、新课程和新流程,将作为未来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的基础单元,有效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目前,中心正在分三个层次开展智慧学习工场创新性实验:

一是学科专业集群。目前中心已在多个多领域开展实验,比如与华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学习工场,发布新金融智慧学习工场和现代农业智慧学习工场(乡村振兴学院)实验方案。

●二是校区改造与新建。按照智慧学习工场理念改建整个校区,使校区呈现出全新的空间形态和功能形态。同时,进行新校区实验,按照智慧学习工场的理念从整体布局、建筑规划、功能设计到学科专业、课程供应链改革、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流程模式等规划新校区。

三是园区实验。智慧学习工场是围绕新的创新链和创新生态系统推进的,将智慧学习工场引入园区,是其与产业园区的发展目标、战略机制相融合。这同样适用于新园区规划与传统园区改造,包括高教园区、职教园区、创新园区和产业园区。

一个全新的设计,应该要有核心点。智慧学习工场是一个工场体系,由若干个工场组成,每一个工场之间是联合贯通的。

但同时,每一个工场里都有两个共同点,一个是智慧学习引擎,一个是企业家学院。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对企业家学院进行双向研发。

第一,通过地方高校企业家学院作为企业家基础化服务的平台、先进商业文明和先进管理市场通道,让企业家在高校中不断地得到转变,紧跟社会进步。

第二,连接先进技术的转移通道,将领先企业和国外研究机构联系起来,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解决发展。这样中小企业就围绕在高校周围,这是我们在欧洲经常看到的产业布局形态,也就是欧洲应用科技大学和产业进行联合的形态。

在当下,构建“智慧学习工场”的共享核——企业家学院,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将是学校与企业联系的主要平台,是学校构建校企协同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以及企业家精神的孵化器,推动企业、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科研成果转化;它将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为国家创新生态建设提供实践,它也将是区域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通道。

总而言之,我们根据产教融合发展的需要,不断设计出新的平台、新的载体,与学校共同进步,与合作企业共同成长。

■本文根据刘志敏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

-END-

■原创声明

本文及视频系华晟经世公众号原创内容

华晟经世独立拥有或与相关内容作者共同拥有

其版权和其他相关知识产权

转载须注明华晟经世及本文作者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712G19FF3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