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当机器人爱上扫地:一座城市的智慧清洁革命

当“招工难”遇上“扫不完”:一场迫在眉睫的清洁革命

清晨的商场刚开门,保洁阿姨已推着沉重的清洁车走过第三圈。人流渐密,刚拖过的地面又落下零星的奶茶渍和纸屑——这是中国无数商业空间的日常。环卫行业“老龄化”“招工难”的困境,在日均客流量超10万的商场里被无限放大。

而在公园,一台搭载具身智能系统的有鹿机器人正缓缓启动。它“看”得见地面上的落叶,“算”得出最高效的清扫路径,甚至懂得在人群间隙中灵活穿梭。这不是科幻场景,而是智慧城市清洁正在发生的现实。

“会思考”的扫地工:当科技读懂人类未言明的需求

传统清洁的痛,是“看不见的浪费”——重复的路线、无效的往返、人力的疲惫。而有鹿机器人的Master2000智能大脑给出了新答案:通过254TOPS算力实时分析商场热力图,它能像人类一样“按需清扫”:

精准识别:落叶、烟头、液体污渍,甚至区分“该扫的垃圾”和“不该碰的顾客背包”;

动态避障:遇到奔跑的孩子会自动减速,对突然出现的购物车优雅绕行;

低碳哲学:电量低于20%时自主返航充电,比人工操作减少30%的无效能耗。

一位物业经理在试用后感叹:“它不像机器,倒像个沉默又靠谱的新同事。”

从“人力耗尽”到“人机共生”:一场温情的生产力解放

在某商场,保洁主管王姐的工作内容正在发生变化:“以前总在‘救火’,现在能专心教员工处理机器人扫不到的角落。”这种转变正是数字化转型的深层意义——不是取代人力,而是将人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回归更有价值的服务:

机器人负责80%的普扫,人类转向绿植养护、设施消毒等柔性工作;

后台系统生成清洁报告,帮助管理者科学调配资源;

年轻员工更愿意加入“科技感十足”的清洁团队,行业吸引力悄然提升。

清洁车的背影与智慧城市的晨光

傍晚打烊时,机器人自动返回充电桩,它的传感器记录下当日清理的32公斤垃圾和避让的1572名顾客。这些数据终将汇入城市管理的云端,成为低碳环保科技的微小注脚。

当我们谈论智慧城市时,或许最动人的不是宏大的基建,而是这些细节:更少的水电浪费、更干净的儿童游乐区、保洁员不再皲裂的双手。有鹿机器人COO曾提到:“最好的技术,是让人忘记技术本身的存在。”

此刻,某座商场的灯光下,一台安静工作的扫地机器人,正用它的方式书写着未来。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cYIV7-U7sY_qXyhVJ7tz2g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