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距离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
(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
开幕已不足一个月
成都进入“世运时间”
全球期待共迎世运
这座城市将以科技赋能
提升办赛水平、观赛体验和城市形象
完成一次世界级赛场的创新奔赴
向世界奉献一届彰显科技魅力、
富有成都特色的精彩世运盛会!
为产品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7月10日,“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赋能世运场景供需对接活动在天府数智谷举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是成都市科学技术局联合世运会执委会城市工作服务部、宣传部(开闭幕式部)共同举办的第四次供需对接专场,借助活动搭台,正有一批“成都造”“成都创”科技成果加速融入成都世运会。活动上,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交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与成都世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现场签约,四川新富递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现场推介,20余款“成都造”产品亮相现场,推进以赛促用,为成都世运会赋能。
“真金白银”力挺转化示范
6个科技赋能世运场景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发布
加快科技赋能,成都正有一批批科创成果加快涌现,为世运会提供“成都方案”。活动上,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公示了科技赋能世运场景成果转化示范项目拟立项项目。
据介绍,今年4月,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世运执委会城市工作服务部联合发布《2025年成都市科技赋能世运场景成果转化示范项目申报指南》,结合场景创新工作,围绕火炬传递、智慧导览等8个具体场景,组织科技赋能世运场景成果转化示范项目,以“真金白银”的支持,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落地、转化,通过科技赋能,让赛事举办更安全,观赛体验更畅快。6个项目包括——
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四足机器人科技赋能2025成都世运会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的“基于激光雷达SLAM与大语言模型的双轮足智能机器人”;
四川中和青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环宝侠绿色智慧厕所”;
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机器人赋能世运会场景项目”;
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空间智能的交通勤务机器人成果转化和应用”;
四川美厕科技有限公司的“美厕自动清洁无人厕”。
活动上,成都世运会执委会城市工作服务部发布《成都世运会科技赋能需求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据介绍,《清单》征集各赛区、场馆中心和执委会各部(室)的科技项目需求,包含机器人类、低空经济类、运营保障类、运动辅助类、智慧场馆类、互动体验类等6大类别,涵盖绿色低碳、人工智能、无人驾驶、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为科技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
成功牵手!
一批科技成果将在世运会应用
“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赋能世运场景供需对接活动已举办4场,专场供需对接活动场场有落地实效——不仅精准链接成都世运会丰富的应用场景与“成都造”的前沿科技成果,并加速了科技赋能成果在世运会筹备和举办过程中的落地应用。
以供需对接活动为互联互通平台,越来越多的优质科技企业,带着最前沿的“成都创”科技成果,从创新一线走向世界级赛事场景,为成都世运会加速赋能。活动上,举行了成都世运会捐赠合作企业签约仪式。现场,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交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伊娃云智科技有限公司、光耀恒拓(成都)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成都市英武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北京影智科技有限公司与成都世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签约。
“我们的服务机器人将提供配送、零售、巡逻等服务。这将是首次在国际顶级赛事中部署人工智能末端配送系统。”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翔介绍,越凡创新计划在世运村部署配送、零售及巡逻三大类、共计10余款机器人产品。
“前期我们多次参加市科技局组织的世运场景对接活动。正是通过‘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系列活动搭建的平台,我们与执委会多个需求场景进行精准对接,最终促成了机器人产品在世运场景的应用落地。”刘翔说道,“通过参与此次世运会,我们将积累宝贵的国际赛事保障经验以及超大园区末端配送经验。这不仅将赋能未来更多赛事,更有望推动智能化配送成为国际顶级赛事的‘标配’,让‘成都造’的机器人技术和产品更好地展现在世界面前。”此次签约的另一家企业,成都市英武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将为世运会增添独特的空中视角。“这次签约的主要内容是‘空中看世运’低空飞行服务。我们公司自研的全球首款可折叠、可换电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英武旋影S-one,将其应用于世运会期间的空中低空游览、低空运输以及飞行表演等场景。”成都市英武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殷鹏表示。
殷鹏特别提到,“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赋能世运场景供需对接活动为企业提供了“体育+科技”应用场景的更多可能性,“正是在主办方的助推下,我们了解到世运会的项目需求与机遇,并进行了对接,成功将产品落地到世运会这个世界级的赛场。”殷鹏继续说道,“世运会不仅是向全世界展示成都科技创新实力的窗口,同时也是助力企业提升国内外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宝贵机会。”
一批“成都创”科技成果正为成都世运会加速赋能。依托自主研发的驻空照明机器人系列产品,四川伊娃云智科技有限公司可以提供户外大型空中照明保障系统,“我们的机器人产品不仅续航时间长,同时可以在高海拔、暴雨等恶劣天气稳定运行。此次为保障成都世运会相关赛事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一个专项组,可以做到24小时响应。”公司总经理邓勋介绍道。
“成都世运会不仅为科技企业提供了一个转化示范的创新应用场景,也是一个世界级的赛事舞台,让企业能被更广阔的市场看见,提升科技品牌知名度。”邓勋表示,其产品已在贵州“村超”等体育赛事上应用,还有望在“苏超”上亮相,“除了在体育赛事场景,我们的机器人还能在电力、应急、消防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接下来,我们也希望能参加相关成果对接活动,让我们的机器人在更多场景下实现科技赋能。”
对接交流忙不停
消暑、观赛……这些“科技神器”来啦
人形机器人稳步行走,四足机器狗作揖行礼,运输机器人驮着一箱矿泉水展示负重能力……活动现场展示区,20余款科技产品集中亮相,带来科技感十足的体验。
只需要两三分钟,气温能降低到零下120度到零下160度,现场,一台名为“低温冷疗舱”的设备前围满了体验者。
“这款设备名为‘低温冷疗舱’,主要应用于运动康复领域。”展台工作人员介绍,“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极短时间内将舱内温度降至超低温,使得人体毛细血管迅速收缩,有效缓解肌肉酸痛、促进身体深度放松与恢复。”
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带来了降温帐篷、降温棒球帽、降温马甲等一系列产品,吸引了不少人上前询问对接。据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实验室基于光谱调控的被动降温技术研发的产品,能有效减少太阳光得热和增加热辐射散热,实现被动降温,可谓是一款“消暑神器”。
“以我们的降温帐篷为例,在晴朗的天气情况下可以较同类产品降低温度至少5℃,能极大地缓解高温天气户外人员的不适感。”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目前实验室已成功打通降温产品量产的堵点,“接下来,产品有望在更多场景下得到广泛应用。此次,实验室也将把一批降温产品投放到成都世运会相关赛场上,这不仅能为赛场提供服务,也可以帮助我们团队收集数据及用户体验,不断优化升级出系列产品。”
成都弘照科技有限公司现场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数字立体影像DSI摄录/直播相机。“这个一手可握‘巴掌大’的3D相机不仅十分便携,而且可以轻松完成3D影片拍摄。”公司相关负责人谢亮介绍,通过多年技术攻关,公司研发了数字立体影像摄录/直播相机、数字立体影像显微镜、数字立体影像内窥镜等系列产品,可以在大众消费市场、教育、文旅、医疗、安防应急、工业检测等领域广泛应用,“通过技术创新,我们的相机可以有效解决拍摄的3D影片眩晕等问题。”
据了解,今年也是该企业的成果产业化元年。“预计今年年底,我们将面向市场推出消费级3D相机及医疗手术显微镜、内窥镜等产品。此次,借助活动搭台,我们也希望能够以科技赋能世运,推动3D直播在赛场上应用,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赛体验。”
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在世运会场景应用落地,现场,四川新富递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宜云智能网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空御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推介,展示了科技赋能世运会的具体路径和广阔前景。
来源:成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