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Metascience2025】为什么这场会议吸引全球科技系统广泛关注?国际Metascience大会的缘起、发展与影响

以下文章来源于三思派,作者三思派

作为科技发展的基础载体——科研体系,在过去十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里,从成果复现到指标评价,从资助模式到数据伦理,正在经历各种各样的质疑、批评,暴露出深层的结构性紧张:研究产出与社会价值脱节,知识验证机制逐渐失灵。科学不再只是答案,也成为了问题本身。

2025年6月30日-7月2日,第四届Metascience大会在伦敦召开。本次会议吸引全球60多个国家的800多名参会者,共同就科学学的最新议题展开了为期三天的会议。英国科学与创新部(UKRI)部长Patrick Vallance做开幕主旨演讲。国际科学理事会主席Sir Peter Gluckman、《自然》杂志主编Magdalena Skipper、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长Sylvia Schwaag Serger,英国Wellcome Trust基金会首席执行官John-Arne Røttingen,德国大众基金会探索基金负责人Hanna Denecke等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经费资助机构、科技期刊领域重要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

国际Metascience大会的缘起

在科研体系遭受广泛批评的历史节点上,致力于研究“科学如何被生产、被组织、被治理”的学科再次兴起。国际Metascience大会也应运而生——它不是一场普通的学术聚会,而是试图回答“科学如何自我修复、自我改革、自我治理”的交流平台。

国际Metascience大会最早于2019年在美国发起,每两年举办一次。由美国开放科学中心(Center for Open Science, COS)、斯坦福元科学中心(Meta-Research Innovation Center at Stanford, METRICS)等知名研究机构联合举办, 旨在系统探讨“科学的科学”(Science of Science)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路径与实践机制。经过三届发展,它逐步从边缘社群的自省集会,演变为吸引全球科研政策制定者、基金会、高校、出版机构与技术公司共同参与的研究交流盛会。

往届Metascience大会回顾

七年间,从斯坦福大学到伦敦大学学院,Metascience大会从起初关注“成果复现”的学术讨论,逐渐演变为全球科研制度改革的重要交流平台。Metascience大会的演进,正是科研体系深层次变革的缩影。

2019年首届大会—美国斯坦福大学

2019年首届Metascience大会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成功举办。大会由斯坦福大学元科学中心(METRICS)以及美国开放科学中心(COS)等机构联合发起,会议围绕“科研过程的可验证性与评估机制”展开,汇聚了来自15个国家的40位专家、20多场小组会议,对“复现性危机”和科研效率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

2021年第二届大会—线上

2021年的第二届大会时长超过两周,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者超过1200人。大会由美国开放科学中心(COS)、澳洲元研究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Interdisciplinary Meta-Research and Open Science, AIMOS), 英国RoRI研究所(Resesarch on Research Institute)等机构主办,以“连接科学学网络”为主题,重点讨论了科研文化转型、数据开放策略与开放获取出版模式,首次发布了国际科研改革路线图,超过600人在线参与,直播总观看量超过2万次。

2023年第三届大会—美国国家科学院

第三届元科学大会由美国开放科学中心(COS)、澳洲元研究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Interdisciplinary Meta-Research and Open Science, AIMOS), 英国RoRI研究所(Resesarch on Research Institute)合作举办,参会人数突破700人,涵盖政府、资助机构、大学、期刊出版商等多元群体。会议进一步推动科研文化中的“包容性、公正性与影响力”议题进入政策讨论中心。

第四届Metascience大会(2025)概况

今年,第四届Metascience大会在伦敦召开,聚焦三个核心议题:制度(Institutions)、创新(Innovations)、协作(Alliances)。它不仅集结了全球800余位来自政府、企业、基金会与学界的代表,更在议程设置、话语冲突与政治立场上,展现出科学未来走向的诸多分岔口与不确定性。从AI能否取代科研判断,到科研评价是否应转向社会导向;从资金分配如何去中心化,到知识生产中的不可见劳动如何被识别,这场大会不仅在于全面审视当下的科研体系,更在于探索形成全新的科研体系。

在伦敦大学学院(UCL)举行的第四届Metascience大会大会创下多项纪录:参会人数最多:840位参会者,来自60多个国家与地区,覆盖政府机构、高校、基金会、科技公司、出版集团等五大类核心参与主体;会议规模最大:会议共收到500+份提案,设立60余场平行论坛和12个专题圆桌会议,内容覆盖AI赋能科学、科研激励制度、跨学科协作、科研伦理等前沿议题;参会热情最高:注册系统因超额申请,被迫于开会前一周关闭,导致150多位申请者未能完成注册,体现出科学学作为全球科研改革核心平台的强大吸引力。

本届会议吸引了多位国际科学政策和创新领域顶级专家:英国科技创新部部长 Lord Vallance;欧洲研究理事会(ERC)主席 Maria Leptin;Nature 主编 Magdalena Skipper;DeepMind 研究负责人 Pushmeet Kohli;国际科学理事会(ISC)主席 Peter Gluckman;Addgene 总裁 Joanne Kamens;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 Angelika Kalt;斯坦福大学元科学中心主任 John Ioannidis 等等。大部分专家全程参加会议。

本届大会正在形成更具凝聚力的全球Metascience大会共同体。大会三天的主题分别是Institutions – 系统构建:探讨组织与政策层面的科学体系重塑;Innovations – 技术驱动:聚焦AI、大数据、开放流程等科研工具与机制的革新;Alliances – 联盟共建:塑造跨界网络与科研共同体,推进持续协作与社区发展。会议内容政策影响力强,落地潜力大,部分成果已被英国政府政策实验室纳入研究,会议讨论稿和研究建议将于年底提交G7科技峰会。Metascience大从学术反思转向政策驱动,正成为新一轮科技政策重构的关键支点。

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等单位研究人员受邀参与本次大会并发言。三思派特别邀请相关参会人员对会议观点进行了回顾整理。即日起将陆续刊发,敬请期待。

本文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吴文伟助理研究员执笔,李辉,吴琪,高继卿参与润色。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END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GDxOJsamK1RqlB38OQ6hp9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