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那篇《
实施前端微服务化的六七种方式
》中,介绍了在实施微前端的过程中,我们采用的一些不同方案的架构方案。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如何依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案。
快速选型指南图
我还是直接先给结论:
微前端选型指南
关键点的相关解释如下:
框架限制。在后台微服务系统里,人们使用其它语言的库来开发新的服务,如用于人工智能的 Python。但是在前端,几乎不存在这种可能性。所以当我们的前端框架只有一个时,我们在采用微前端的技术时,可选范围就更大了。而遗憾的是,多数组织需要兼容遗留系统。
IE 问题。不论是在几年前,还是在今年,我们实施微前端最先考虑的就是对于 IE 的支持。在我遇到的项目上,基本上都需要支持 IE,因此在技术选型上就受限一定的限制。而在我们那些不需要支持 IE 的项目上,他们就可以使用 WebComponents 技术来构建微前端应用。
依赖独立。即各个微前端应用的依赖是要统一管理,还是要在各个应该中自己管理。统一管理可以解决重复加载依赖的问题,独立管理会带来额外的流量开销和等待时间。
微前端方案的对比:简要对比
如果你对上述的几个方面,仍然不是很熟悉的话,请阅读《实施前端微服务化的六七种方式》。
同样的,一些复杂概念的解释如下:
应用微服务化,即每个前端应用一个独立的服务化前端应用,并配套一套统一的应用管理和启动机制,诸如微前端框架 Single-SPA 或者 mooa 。
微件化,即通过对构建系统的 hack,使不同的前端应用可以使用同一套依赖。它在应用微服务化的基本上,改进了重复加载依赖文件的问题。
微应用化,又可以称之为组合式集成,即通过软件工程的方式,在开发环境对单体应用进行拆分,在构建环境将应用组合在一起构建成一个应用。详细的细节,可以期待后面的文章《一个单体前端应用的拆解与微服务化》
微前端方案的对比:复杂方式
之前看到一篇微服务相关的 文章,介绍了不同微服务的区别,其采用了一种比较有意思的对比方式特别详细,这里就使用同样的方式来展示:
那么,对于下表而言,表中的 a~j 分别表示上面的几种不同的架构考虑因素。
(PS:考虑到 Web Components 几个单词的长度,暂时将它简称为 WC~~)
图中的 O 表示支持,空白表示不支持,- 表示不受影响。
再结合之前的选型指南:
微前端选型指南
(PS:本图采用 Keynote 绘制)
你是否找到你想到的架构了?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