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要上市了

7月17日,我去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参观,有很多人形机器人企业带着产品到现场展示。只有特斯拉把擎天柱封装在玻璃柜子里,特斯拉的销售全力买车的同时,不忘询问客户对人形机器人的购买意向。按照此前的新闻,特斯拉今年是要实现擎天柱量产的,10来万的售价,基本和宇树那款会招手表演的机器人价格相当,个头更大,听起来动作复杂度更高,竞争力不小。

在展会现场,有媒体采访机器人企业,在拍摄的时候,媒体和企业都刻意把背后负责遥控的工作人员遮挡起来,目的是给消费者建立人形机器人已经可以自主行动的假象。媒体扩大宣传,鼓励消费的调性没有错,但刻意这样误导消费者,确实值得商榷。

目前,电驱人形机器人的手臂极限力矩只有几公斤,远远达不到人类手臂的负重能力。至于各个创业公司搞出来的灵巧手,看起来动作很炫酷,但受限于力矩,解决不了啥实际问题。即使是人形机器人的遥控功能,目前时间延迟也在秒级,也就是说,无论用手机还是遥控器,下达动作指令之后,人形机器人都需要1秒左右的时间才能做出动作,这样的时间延迟,很难满足多数场景的人机和机器-机器交互需要。至于老百姓在视频里看到的流畅动作,那都是经过大量训练之后的结果,目前的人形机器人距离视频状态,至少还需要几年的迭代进化时间。

从能源角度看,目前人形机器人还在使用锂电池,使用同类锂电池的电动自行车都不能进入家庭充电,何以人形机器人可以进入建筑物内充电呢?目前汽车行业都在期待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其实也在期待固态电池,因为只有解决了电池续航和安全问题,人形机器人才有实际使用价值。按照目前的续航能力,站立待机4个小时,腿脚运动续航2个小时,很难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只能用于商业表演,通过商业表演积累消费需求,这个过程有几年时间也刚刚好。

客观地说,人形机器人作为家庭耐用消费品,需求很强,每个家庭以一辆车的价格购买一个人形机器人,这意味着我们将形成另一个10万亿级的消费品类。目前从事这个行业的企业得继续熬,如果年内特斯拉的擎天柱进入家庭市场,能够以智能人形机器人而不是遥控人形机器人形态出现,将非常惊艳。虽然我也期待中国人形机器人能够率先实现这个市场里程碑,但目前看,宇树做不到,其他人形机器人也做不到。

从供应链展会现场看,我们在人形机器人的机械系统供应链企业已经有一定基础,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算法算力供应链并不多见,小鹏展示出来的AI芯片基本照搬特斯拉,至于人形机器人的应用解决方案供应链,基本为零。我和一位现场工程师聊天,他们已经和多家车企洽谈合作,各个车企都很感兴趣,但这位工程师认为机械本体的技术成熟,至少还需要5年时间。相信这5年将有更多企业投身到人形机器人的AI芯片、专用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应用、应用解决方案等各个领域。5年的资本持续投入,换来一个10万亿级的消费市场,年轻人投入这个行业,恰逢其时!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UbVzO8QxjQpqIRHsG7BUi5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