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人类的特有性是不是正在被人工智能代替?万里挑一

近年来科技的概念正在逐渐被引爆,我们目睹了Alphago击败围棋天才,在人类世界掀起轩然大波的同时很多人都在思考,人类的特有性是不是正在被代替,人工智能取代创造性艺术家是否只是时间问题?

近几年,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科学技术都在快速发展,它们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给人们带来富有新意和独特的观赏体验。

TeamLab《运动产生漩涡,漩涡产生运动》,装置艺术,2018年

这股风潮的揭起也引起了艺术家们足够的重视,传统的二维作画早已不再满足他们的天马行空,他们开始尝试在虚拟现实中作画,让欣赏者们通过极具辨识度的沉浸式装置,感受科技与艺术的冲击。

TeamLab《回灯森林》,装置艺术,2016年

无论是AI手套,Magenta系统创造音乐,还是Deep Dream让人工神经网络对世界名画进行识别、学习和处理的算法进行二次创造。

制造惊喜,是每个艺术家在叙事过程中最看重的一环,那些简单的乐谱,表现出强烈的科幻感和怪诞色彩的二次创作名画,表面上仿佛都在展示着可以取代的创造性。

谷歌Deep Dream《蒙娜丽莎的微笑》(右),人工智能,2016年

Matthieu Bourel《人工智能》,艺术印刷品,2017年

但是人工智能是无法取代艺术家的!因为人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主体,任何行为举止都充满着情感与思维,但人工智能不是。它只能依程序办事,没有输入程序,它什么也做不了。

每一位大师的诞生都伴随着模仿和再创造这个过程的循环,所以,正因有了莫奈、高更的前车之鉴,毕加索才会在创作中不断确定自己的风格,并创立“立体主义”。

萨拉切诺《轨道上》,装置艺术,2013年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无法取代艺术家的人工智能可以成为另一派的艺术家,他们可以绘制会属于自己的“科技风”。只要人们愿意为它们的艺术消费,欣赏它们的艺术,人工智能就是全新艺术家。

菲利普·比斯利《Hylozoic Ground》,2012年

其实,创造力不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连接事物的能力”;假如机器可以在遥远的未来把一切事物,例如色彩、图像、音频结合在一起,创作时就好比人脑汲取灵感的过程,它们同时也会越来越具有所谓的“创造力”。

翠西·艾敏《Be Faithful to your dreams》,霓虹灯,40.6×223.5×6.4cm,1998年

在虚拟现实里作画

以此为依据的话,生存于世界的每一种事物或生物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并成为无法被取代的艺术家。因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神经末梢的“创造源”便已经开始碰撞。每个个体都是无法取代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718A0LH1X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