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竞争的前沿阵地,量子计算领域正掀起一场深刻变革。7 月 21 日,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传来重磅消息: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 “本源悟空” 已在多地成功完成商业化部署。
3 台不同版本的 “本源悟空” 分别入驻超算中心、国内高校及相关部门,开启了稳定运行,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量子计算技术从实验室研究迈向大规模实际应用的关键跨越。
全链条国产可控,夯实技术根基
“本源悟空” 由本源量子自主研制,实现了从芯片到操作系统的全链条国产可控,这在全球量子计算领域独树一帜。其核心超导量子芯片 “悟空芯” 诞生于中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拥有 198 个量子比特,包括 72 个工作量子比特与 126 个耦合器量子比特,为强大算力提供了硬件保障。本源第三代量子计算测控系统 “本源天机” 的匹配,更是首次实现国内量子芯片的批量自动化测试,大幅提升整机运行效率。搭载的我国首个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 —— 本源司南 3.0 版本,支持量子计算任务批处理与量超协同计算,高效调度资源,使 “本源悟空” 从硬件到软件形成有机整体,具备强大的运算能力与稳定性,为其商业化落地筑牢根基。
多元场景应用,释放量子算力价值
已部署的 3 台 “本源悟空” 肩负不同使命,在各自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服务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超算中心部署机,凭借其强大算力,为复杂科学计算提供支持。如在量子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中,依托 “本源悟空”,科研团队于 2024 年 10 月完成全球最大规模该类仿真,展现其在解决实际科研问题上的卓越能力,助力科研突破,加速成果转化。
高校部署的 “本源悟空” 则聚焦量子信息人才培养。通过让学生接触前沿量子计算设备,参与实际操作与研究项目,为我国量子计算领域培育后备人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养模式,能让学生深入理解量子计算原理,掌握操作技能,为未来投身相关研究与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特定用途的部署机在金融、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初露锋芒。在金融领域,“本源悟空” 超导量子算力接入金融量子云实验平台,探索优化投资组合、风险评估等更高效解决方案,助力金融机构提升决策准确性与效率。生物医药方面,今年 5 月,基于 “本源悟空” 推出分子对接预测、药物毒性预测及药物相互作用预测应用,为新药研发各环节提供快捷准确路径,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
商业部署的深远影响与未来展望
“本源悟空” 的多地商业化部署,是中国量子计算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一方面,这标志着我国具备将量子计算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从技术研发走向市场应用,在全球量子计算商业化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数据显示,自 2024 年 1 月上线运行以来,“本源悟空” 已为来自 145 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完成超 53 万个量子计算任务,全球访问量持续攀升,彰显其国际影响力与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此次商业部署将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上游的量子芯片制造、极低温环境支撑系统等产业将迎来更大市场需求,推动技术持续创新与升级;下游应用领域将因 “本源悟空” 的算力支持,催生更多创新产品与服务,拓展市场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