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农药让蜥蜴因“抑郁”而消瘦?做完实验后,我发现另有原因|孟禹杨·未来少年

跟实验室那帮丰衣足食的小蜥蜴相比,

乌兰察布草原上的野生丽斑麻蜥消瘦得很,

这让我很疑惑,

草原上食物那么多,

它们还会挨饿吗?

孟禹杨(17岁)北航实验学校

未来少年 第7期 | 2025年4月14日 北京

大家好,我是北航实验学校的孟禹杨,今天我要在这里聊有些人可能会感到毛骨悚然的一个小动物——蜥蜴。

我从小就喜欢小动物。不管是毛茸茸的狐狸,大雁,或者是可能让人闻风丧胆的毛毛虫和别的小昆虫,我的第一反应都是:我要赶紧抓住它,过去玩一玩。

相比于这些,我最喜欢的还是浑身鳞甲的爬行动物——蛇、蜥蜴之类的,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爬虫。

小时候,我在墙上见到了壁虎。不像别的小朋友一样喊着叫着就跑开了,我更喜欢用手去抓住它。

有一次在长城上,我见到了一条比当时我身高还长的蛇,我第一反应也不是害怕,而是我要赶紧抓住它玩一玩。

但是当时技术也不到家,在我爸的极力劝阻下,最终还是没敢去抓,看着它溜到了树上,消失在了树林之间。这是我最后一次在北京见到这么大型的野生的爬行动物。

其实我也很想在家里养一些爬虫,就像图上这样。但是爸爸妈妈也不喜欢这些,所以直到今天,我也没能养成。

我在实验室养蜥蜴

不过机会总是突然就来了。我在上高中之后,参加了“中学生英才计划”,来到了中国农业大学的农药环境安全与健康风险实验室,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科学研究。

在这里我真的完全没有想到,第一次踏进实验室的时候,这里养了几个屋子的蜥蜴,每个屋子都像这张图片上一样,有着一大面墙的柜子。

每个箱子里面都装着少说几只、多说几十只的蜥蜴,我第一次近距离看这么多的可爱的动物,真是让我非常激动。

但是一个研究农药的实验室,为什么要养蜥蜴呢?

带我做实验的师兄跟我说,这些蜥蜴叫做丽斑麻蜥,是一种我们实验室常用的模式生物。虽然说不如大家通常所知道的小鼠、斑马鱼这种模式生物有名,在科研圈也是赫赫有名。

在我们实验室,它有着不可被代替的作用,因为丽斑麻蜥是一种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泛的小型爬行动物。它的分布范围和我国的农田有着非常多的重叠,所以说它很适合作为农药非靶标生物的一个代表。

也就是说,它不是农药要去消灭的害虫,而是我们在施用农药时应该避免伤害到的野生动物。

所以,如果我们发现有一种农药,它对丽斑麻蜥产生了很强的影响,那这意味着,可能这种农药会对我国包括蜥蜴在内的众多野生动物带来伤害,这也是为什么实验室要养它们的原因。

所以我的任务就是养好它们,然后研究一些农药对它们的影响。就像在视频里这样,我拿到它们的第一想法就是,我想和小时候一样,赶紧抓住它,让它在身上爬来爬去玩。

但是有一次,我不小心在给它们换沙子的时候,放跑了三只。

这下好了,我和师兄在实验室里面呕心沥血,找了整整两天,才把这三只越狱的蜥蜴,一只一只地从实验室各个角落里逮出来。

这件事之后我谨慎了很多,不敢再大大咧咧地玩了。其实找它们麻烦不算什么事,但是要是放跑了它们,那师兄的论文大计可就麻烦了。

那不上手玩了,能干什么呢?

其实好玩的事情还是很多的。就像视频里这样,给它们喂的食物是常见的黄粉虫,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面包虫。

每次给它们喂食物,都能观察到像视频里这样,它们争抢食物的热闹场景。我对这些也非常感兴趣。每次喂它们食物,我都得蹲那儿仔细地看半天。

同时大家也都知道,蜥蜴是一种变温动物,它的体温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说,它们的体温成了观测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测体温其实算得上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最好玩的一件事了。

因为体温枪会发射一个红色激光点,这个激光点就会被它们误以为是一种快速移动的小动物、小昆虫,从而想办法去抓它。结果跑半天发现这小红点看得见摸不着——“我跑多快,它跑多快”,那一脸疑惑盯着这小红点的样子,实在是有趣。

当然也会有像后面那只一样,懒洋洋地在那晒太阳的。其实它根本就不想搭理我,那我也只好自讨没趣,去寻找下一个“受害者”了。我在实验室也玩得是乐此不疲。

乌兰察布的蜥蜴竟然不一样?

实验之余,我去了乌兰察布,在那里的大草原上,我第一次见到了野外的丽斑麻蜥。第一次在野外见到实验室里的老朋友,自然很兴奋嘛,所以总想着抓两只来看一看。

那大家帮我找一找,这右图里面哪有蜥蜴的影子?

我听见有观众说没有的,还有说有的。那些说没有的观众,你们和我一样,的确是没找着它的身影;那些说有的,我得佩服一下你的眼神了。

其实我想拍的那只蜥蜴,它本来就在石头上趴着。但当我掏出手机拍它的那一瞬间,一溜烟,就跑进图片中间那丛小灌木里了,我在那扒拉半天也没能把它扒拉出来,让我气得够呛。

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在实验室相处了这么久,我还是太熟悉它们的运动方式了,所以还是逮到了几只。

根据对它们的观察,我发现,跟实验室那帮娇生惯养、丰衣足食的小蜥蜴相比,这群野生的丽斑麻蜥很消瘦,肚子很空。这让我很疑惑,你想草原上食物那么多,跺一脚下去,能飞起来几只蚂蚱,这种情况下它们还会挨饿吗?我就在想,或许我的实验能帮助到它们。

带着这个问题,我回到了实验室,师兄给我的研究方向是,研究莠去津对丽斑麻蜥造成的影响。

莠去津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它是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一种除草剂,对多种杂草有着良好的清除功效,可以说,莠去津在整个世界的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近期的实验也表明,莠去津在环境中的残留时间非常长。举个例子,它在水体中的半衰期可以达到145天。这是个很令人担忧的问题,因为如果莠去津真的会对某种生物造成影响的话,那这会是一个长期的环境问题。

针对这个我和师兄展开了实验,我们把蜥蜴分成了两组:一组给它们足够的食物,另一组做限制食物的处理,也就是总体上只给予1/4的食物。

然后设置3个莠去津浓度,从没有、低浓度到高浓度,以此研究它们的行为和摄食量。

研究过程中,我和师兄一人搬着小板凳,在十多箱蜥蜴面前一坐就是大半天,一遍遍地测体温,一遍遍地看它们活动量,一遍遍地看它们吃了多少食物。

有的时候我甚至帮它们排便,得用手去捏住它,然后用手指头慢慢揉它肚子,看能不能帮它把粪便挤出来,接着收集到。

那真是个很不舒服的活,可臭了。但这是在不伤害它们的情况下,获取肠道数据最好的一个办法,所以再臭也得忍着。

所以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也得到了一定结果。其实莠去津没有明显的急性的毒性,没有哪只蜥蜴碰到莠去津,立马就暴毙了。

但是就像图里这样,我们给多少食物,它们都吃得完,就像这个蓝柱子。但是有莠去津的情况下,这些食物就会剩下,莠去津越多,它剩下的就越多,它吃得就越少。

▲实验结果表明莠去津显著影响蜥蜴摄食

这是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但是在限制食物组里面也发现,其实当它真正饿了的时候,真正没东西吃的时候,谁还管莠去津呢,对吧?该吃还是得吃的。

至于为什么莠去津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我们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把蜥蜴进行解剖,然后研究它们大脑中的成分变化。

解剖发现,蜥蜴的大脑中在莠去津暴露下,5-羟色胺的含量显著提升。这是一种神经递质,在人类的医疗科学中,它被证实和抑郁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在蜥蜴这里,我们通过后续的研究发现,5-羟色胺的提高,会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导致蜥蜴的食欲降低,也就是它根本不想吃饭了,这就是为什么它的摄食量会下降。

事实并没有那么严丝合缝

实验到这里,我们似乎得出了一个非常完备的结论。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在草原上看到的那些消瘦的蜥蜴,它就是受到莠去津的影响呢?

但可惜,事实并没有那么严丝合缝。我当时在草原上采集到土样,拿回去给师兄观察,在师兄给出的检测结果中发现,那里土壤还算原生态。因为毕竟离农田还远,并没有什么污染物的残留,更别说莠去津了。

这让我很是疑惑,也很是无力。我做的这个实验,好像没有帮到它们。

后来,还是师兄告诉我,他们在之前的实验中做过高温环境对丽斑麻蜥的影响。他们的研究发现,高温会让丽斑麻蜥更努力地去使用体内的能量,也就是高温会给它们带来能量不足的一个问题。我去乌兰察布的时候是夏天,当时的平均温度比实验室的常温可能要高5℃到6℃左右。

再加上,草原上虽然虫子多,但是那些活蹦乱跳的蚂蚱,跟实验室我们喂的、只会蛄蛹的黄粉虫相比,捕食难度可不是在一个等级上的。

也就是说,草原上的这些蜥蜴,为了完成既定的繁殖这类基本生理活动、生理需求,它们就需要更多的能量,需要捕捉更多的猎物,导致它们在草原上疲于奔命,从而越来越饿,前胸贴后背。

这现象令人深思,除了莠去津之外,气候变化带来的温度升高,也会显著影响这些蜥蜴的行为。这还是在草原上,我们能看到蜥蜴。但其实在农田里,不管是去农大的实验站还是乡下,我在假期回到老家的地里去做详细的观察,我都没有发现哪怕一只蜥蜴。

▲我发现草原上至少还有蜥蜴,而农田中找一只都难

我把我的结论和这些现象结合,做了一定的推测。田地中的蜥蜴,它会经历什么?

一、它受着高温的摧残;二、它又要受各种农药的影响,既有莠去津这种让它不想吃饭、食欲不振,但等到它真正饿的时候,去找食物却发现:“哎,我的食物去哪了?”其实都被人类以害虫的名义消灭殆尽了。

我很喜欢这些小动物,我很希望我们能在平时多见到它们,很希望它们能活下去,但我也不能呼吁说,农民们不要再去用莠去津,不要再用各种各样的农药产品了。因为这些农药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好处,给我们种出了好吃的玉米,给我们种出了能产糖的甘蔗。

但是,是不是以后,在大家享用美味玉米的同时,也可以想一想,是不是有谁在背后为这份美味付出着代价?

毕竟它们的地球也是我们的地球,它们的未来也是我们共同的未来。

谢谢大家!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BgRG0Sp68_2xmsoXLLhaLS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