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这个事,作为个案能讨论的很少,它毕竟是一个小事。
但它反映出的男女对立现象,却很值得深思。因为这种对立的激烈程度已经到了撕裂社会、敌我斗争的地步,它必须受到重视。
近年来,每当有类似事件,都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没有充分证据、不熟悉事实的情况下,煽动民意,恨不得把置人于死地,这种现象是很可怕的。
为什么两性矛盾会激化到这种程度?笔者认为与三种新变化有关。
第一、过度发达的网络社交服务
某音等社交软件使用户花费大量时间沉浸于虚拟社交,长期影响下,人们逐渐丧失正常的交际能力、共情能力,对虚假的人设愈发亲近,对真实的人类愈发疏远。
此外,平台的算法使极端的言论获得更多的流量曝光。用户长期受极端舆论影响,辩证思考能力大大被削弱。
第二、特殊时期管控措施的次生影响
网络舆论主力军是高校大学生,他们普遍经历了三年人员流动受限的特殊阶段。
在这个时间段,传统开放包容的校园生态被物理区隔打破,很多学生交际只限于同性的室友,异性交往需求转向虚拟社交与网红直播。
两性隔离,为两性对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三、经济下行的具体表现。
一方面是消费主义的盛行,一方面是收入增长的放缓。
年轻人阶层滑落的焦虑被投射到性别议题,以至于贫富对立问题通过男女对立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