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告别if-else噩梦:流程编排技术真的太香了!

前两天,我在公司楼下抽烟的时候,听见旁边几个同事在聊“业务流程太复杂,代码全是if-else,改起来太费劲了”。我一听,哟,这不就是我上个月踩过的坑嘛。那会儿我们项目一个审批流程,几十种业务状态,全堆在一个方法里,if-else层层嵌套,连我自己都看得头皮发麻。

结果你猜咋办的?我们一怒之下,整个流程重构了,用了个“流程编排”的方式,真香。

那些年写过的 if-else 地狱

之前写一个报销审批逻辑,看起来就像下面这样:

if ("MANAGER_APPROVE".equals(status)) {

  // 经理审批逻辑

  if (amount > 10000) {

      // 转总监审批

  } else {

      // 财务打款

  }

} else if ("FINANCE_REVIEW".equals(status)) {

  // 财务审核

  ...

} else if (...) {

  ...

}

每次有新状态,你得去加个 else if,或者改原来的逻辑,测起来像是在玩踩地雷。最恶心的是别人接手你代码,完全不知道怎么下手,哪怕状态之间改个顺序都可能引发一堆连锁反应。

流程编排是怎么解决这烂摊子的

后来,我们换成了一个非常简单但灵活的“流程节点 + 执行器”模式。说白了就是,把每一步审批逻辑抽成独立的节点(像工厂一样),按配置动态拼流程。

我们先定义一个接口,每个步骤都实现这个接口:

public interface ApproveHandler {

  boolean canHandle(String status);

  void handle(ApproveContext context);

}

然后我们每个状态一个类,像这样: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anagerApproveHandler implements Approve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canHandle(String status) {

      return "MANAGER_APPROVE".equals(status);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ApproveContext context) {

      // 经理审批逻辑

  }

}

最后流程统一由一个“调度器”来调:

@Autowired

private List<ApproveHandler> handlerList;

public void execute(ApproveContext context) {

  for (ApproveHandler handler : handlerList) {

      if (handler.canHandle(context.getStatus())) {

          handler.handle(context);

          break;

      }

  }

}

你看,逻辑分离了,扩展也简单了。以前是“加一个判断”,现在是“加一个类”。后期维护跟打积木一样,谁都能上手。

你问我有没有坑?有!

那天小李就犯了个错误,他加了一个审批节点,但忘记注册成 Spring 的 bean,导致流程压根没执行。后来我们就加了个兜底日志记录和“找不到处理器”告警,再配合单元测试,稳了。

用上编排技术之后最大的感受

我是真的从 if-else 地狱里爬出来了。之前改个逻辑,连带几十行;现在改一个 handler 类就行,甚至你还能根据配置动态组装执行链,比如审批流程是:

flow:

- MANAGER_APPROVE

- FINANCE_REVIEW

- CEO_SIGN

我们还能基于这个配个通用的流程引擎,搞自动化测试。

最重要的,是代码读起来舒服,写起来轻松,后期维护的成本直线下降。

总之,流程编排这种方式吧,不是啥高深玩意,但真的是那种“用了就回不去了”的爽感。如果你现在正卡在一坨 if-else 里头,不妨考虑抽象一下,哪怕不是上来就搞引擎,最起码把逻辑模块拆一拆,也能少掉一半的痛苦。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Wk1y5rvngPgPB2eM5p0wNM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