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7月31日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标志着我国网络交易市场监管进一步细化,聚焦平台收费这一关键环节,着力规范平台经济领域收费行为,切实降低平台内经营者负担,推动网络交易市场公平竞争与健康有序发展。
《指南》围绕网络交易平台向平台内经营者收取各类费用的场景,系统规定了平台收费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措施。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强化合规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现象,保障平台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指南》要求,网络交易平台需在首页显著位置公示收费服务协议内容及交易规则信息,确保经营者能够清晰了解收费项目、标准及依据,充分保障其知情权与选择权。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收费透明度,也为经营者提供了明确的规则指引,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权益受损。
针对当前网络交易市场中部分平台存在的收费乱象,《指南》明确划定了多条“红线”,包括禁止重复收费、强制购买服务以及实行价格歧视等行为。
具体而言,平台不得以“技术服务费”“推广费”“保证金”等名义重复收取费用,或通过捆绑销售、强制搭售等方式迫使经营者购买不必要的增值服务。同时,《指南》强调平台应公平对待所有经营者,不得基于经营规模、地域差异等因素实施差别化收费标准,确保中小经营者与大型商家享有平等的市场环境。
这些规定直击平台经济领域的收费痛点,有助于遏制部分平台利用市场优势地位侵害经营者利益的行为,推动形成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平台生态。
《指南》不仅明确了“禁止做什么”,更注重引导平台主动履行合规责任。其要求平台建立健全收费行为合规管理机制,加强内部风险识别与事前审核,通过技术手段与流程管控确保收费行为合法合规。
例如,平台需定期对收费项目进行合理性评估,及时调整不规范的收费模式;在制定或调整收费规则时,应充分征求经营者意见,避免“单方面决策”引发争议。此外,《指南》鼓励平台通过技术赋能提升服务效率,以更优质的增值服务获得合理收益,而非依赖不合理收费增加经营者负担。
此次《指南》的出台,是市场监管总局落实“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通过规范平台收费行为,既能有效降低平台内经营者的运营成本,增强其发展信心,也能推动网络交易平台从“流量竞争”“收费竞争”转向“服务竞争”“质量竞争”,促进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对于平台内经营者而言,透明、合理的收费环境将为其提供更公平的发展机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参与市场竞争,激发创新活力。对于平台而言,合规经营既是责任,也是长远发展的基石——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与技术能力赢得市场认可,方能实现平台与经营者的双赢。
《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的发布,是我国网络交易市场监管体系的重要补充,体现了监管部门对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深度关切。未来,随着《指南》的落地实施,网络交易市场有望迎来更加公正、透明的环境,平台内经营者的权益将得到更有效保障,而平台经济也将以更规范、更可持续的姿态,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