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纳米防粘辊在工业应用中的剥离力与性能研究

在工业生产工艺中,将基材从辊上剥离所需的剥离力(Fₚ)对确保连续运行、产品完整性和设备寿命至关重要。本文探讨剥离力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笔者并以铭鸿纳米防粘辊(极致)为专项案例展开研究。

1. 剥离力的定义

剥离力(Fₚ):促使胶粘剂或基材与辊涂层之间分层前沿扩展所需的单位宽度力(单位:N/mm)。

剥离强度:当剥离力(Fₚ)按试样宽度归一化时的等效术语,与界面能量释放率直接相关。

2. 界面分离机制

粘附失效:在辊与胶粘剂界面发生洁净分离,是无残留性能的理想状态。

内聚失效:胶粘剂内部发生断裂,表明界面离型能量不足。

混合模式分离:粘附失效与内聚失效的结合,可能导致间歇性残留。

3. 剥离力的测量方法

T 型剥离试验(ASTM D1876 / ISO 11339):将两个粘合的柔性基材以恒定速度(如 300 mm/min)进行 180° 剥离,稳态平台段的力值即为剥离力(Fₚ)。

90° /180°剥离试验:以卷材缠绕状态,更贴近辊的实际使用场景。

动态在线剥离监测:在生产速度和温度条件下实时测量剥离力(Fₚ)。

4. 影响剥离力的因素

涂层材料:目前已知的为含氟聚合物、硅胶、陶瓷/硬碳(WC/C、Cr₃C₂、DLC)、FAS溶胶-凝胶、纳米PTFE/PFA-二氧化硅涂层等。

操作温度:温度升高(最高 200 °C)会软化胶粘剂,增加湿润性和剥离力(Fₚ),因此精确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

材料张力与缠绕角度:更高的张力和更大的缠绕角度均会增大法向力,从而提高表观剥离力(Fₚ)。

胶粘剂 / 基材性能:粘度、粘性、内聚强度及基材表面能均会调节界面粘附力。

5. 剥离力在防粘辊性能中的作用

工艺稳定性:稳定的剥离力(Fₚ)可避免材料断裂、张力峰值和套准误差。

产品质量:低且均匀的剥离力(Fₚ)确保洁净离型,减少边缘翘起、褶皱和气泡形成。

设备寿命:受控的剥离力(Fₚ)降低轴承负荷和表面磨损,延长辊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6. 案例研究:铭鸿纳米防粘辊

6.1 涂层成分与结构

纳米复合离型层:多种纳米材质为基体,均匀分散 X wt%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直径 X nm),形成亚微米纹理与纳米凸起结合的双尺度粗糙度结构。

基材核心:采用各种材质为辊坯,碳钢、不锈钢、碳纤维等,确保尺寸稳定性和热均匀性。

6.2 实测剥离力性能(部分产品配方)

90°/180° 剥离试验(180 °C,300 mm/min)

聚氨酯胶粘剂:剥离力(Fₚ)= 0.12 N/mm(±0.02 N/mm)

丙烯酸压敏胶:剥离力(Fₚ)= 0.08 N/mm(±0.01 N/mm)

动态在线监测:在 150 m/min 卷材速度和 180 °C 条件下连续运行 8 小时,剥离力(Fₚ)波动稳定在≤5%。

6.3 运行优势

延长维护间隔:运行 3,000 小时后未观察到滚动体疲劳或涂层分层现象。

无残留离型:持续实现粘附失效模式,消除后处理清洁需求。

节能效果:张力要求降低(较传统防粘辊减少 15%),降低驱动电机负荷。

7.  优化策略

根据目前铭鸿防粘辊的实测数据,确实让人满意,从数据上确实防粘性能比特氟龙辊更防粘。但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我给铭鸿特氟龙胶辊有限公司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涂层选择与表面处理:

表面工程:

温度管理:

工艺控制:

采用高纯度 PFA 实现光滑无缺陷的表面;可考虑等离子或紫外臭氧处理进一步降低表面能。

通过激光蚀刻或化学蚀刻进行微米 / 纳米图案化,减少实际接触面积。

集成加热区,控制精度达 ±2 °C;采用端盖绝缘设计防止边缘冷区。

在线剥离力(Fₚ)传感器反馈至张力控制器;通过数据记录实现预测性维护。

8. 结论

剥离力是衡量防粘辊性能的核心指标。通过采用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如铭鸿纳米防粘辊的纳米复合涂层),可实现超低且稳定的剥离力(Fₚ),确保洁净离型、高生产效率和最少停机时间。集成实时剥离力监测和精确温度控制,可进一步优化高要求工业环境中的工艺稳定性、产品质量和辊的使用寿命。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Q8au8cmaZkLHUtBRqFyzIS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