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酷暑”已非他人之事…全球气候最异常的国家是哪里?
酷暑、暴雨、暴雪——这些曾被称为“异常”的气象,如今正每年袭击日本列岛。日本已经进入“异常气象常态化”的时代。其背后是加速全球变暖的二氧化碳增加。若继续漠不关心,未来可能会变成“气候地狱”。三重大学生物资源学研究科的立花义裕教授在著作《异常气象的未来预测》中,尖锐分析了日本成为“全球气候最异常国家”的现状,质问国民该如何面对这个失去四季、沦为只有夏冬“两季”的国家。
● 日本从四季之国变为“两季”之国
如今的日本已没有四季,只剩下漫长的夏季和冬季“两季”。生活在日本的许多人应该都感受到了这种气候的两极化。
日本原本以四季分明的变化为傲,有着欣赏季节变迁的千年文化,但现在已无法再夸耀四季。充满剧烈异常气象的“两季”国家,就是现在的日本。
在异常气象成为新常态、气候开始失控的时代,“四季”是如何变迁的?
近年来,“观测史上最热”的春季和夏季几乎每年都在重复。
例如,2024年日本平均气温轻松打破历史最高纪录,春季、夏季、秋季三季都持续刷新“有统计以来最高纪录”,就连11月各地也频繁出现夏日高温。
樱花刚凋谢就立刻变热,梅雨季节前就有多地超过30度。好不容易等到梅雨结束,酷暑又立刻来袭。超过40度也不再是大新闻,夜晚依然炎热。在凉爽夜晚欣赏烟花的时代已经结束。烟花大会期间因中暑被送医的新闻也不罕见。
即使到了9月、10月,炎热的日子仍在继续。没有人会在感受“残暑”的同时,惋惜夏天的逝去。
10月有中小学例行运动会。其练习时期是在“盛夏”的9月。近年来有不少学校改在春季举办运动会,孩子们练习时的中暑风险令人担忧。
夏季户外工作也很危险。日本每年约有1000人因中暑死亡。这个数字是风水灾害致死人数的约10倍。夏季气温越高的年份,中暑死亡人数就越多。而潜在的中暑死亡人数更是这个数字的数倍。有基础疾病的人和老年人尤其面临生命危险。
这与新冠相关死亡情况类似。因此,完全可以说酷暑是一种“灾害”。
称之为“致命酷暑”也不为过。
● 超越人类智慧的新型暴雨灾害
说到异常气象,日本的降雨也在失控。要么是暴雨,要么是酷暑,气象呈现两极化。
不仅降雨量异常,降雨地点也出现异常。过去九州是暴雨的“主战场”。但现在,少雨的东北地区也频繁出现前所未有的暴雨。
更让关东地区人们头疼的是突发性雷雨。2024年,关东地区的雷暴次数创下观测史上新高。
还有在日本各地频繁出现的线状降水带。线状降水带虽然是气象学术语,但现在经常能听到。
线状降水带是指接连发展的积雨云排列成线,在同一地区持续数小时的暴雨。过去线状降水带的主战场也是九州,但现在已扩展到日本全国。可以说是线状降水带的“游击化”。
2024年1月能登半岛地震后9个月,能登半岛出现了线状降水带。“居然在能登半岛!”气象界为之震惊。
不仅是能登。在应该少雨的东北地区,线状降水带和观测史上最大级别的暴雨也频繁发生。少雨地区对暴雨的抵抗力弱,频繁的暴雨使东北地区的铁路网支离破碎。“暴雨灾害”并非仅由降雨量决定。
少雨地区的居民和地方政府往往认为暴雨与己无关,难免疏忽。但近年来的暴雨与以往不同。人类长期积累的经验已经不再适用。“怎么可能在这里......”已成为常用语。
降雨时期也出现异常。2024年11月,长崎县出现了该月首次线状降水带。深秋时节也会出现夏季般的暴雨,这样的时代已经到来。
● 死亡超过200人的暴雨
实际上,近年来的大规模暴雨灾害,即使没有线状降水带也在增加。
著名的例子是2018年梅雨季节的西日本暴雨,正式名称是“平成30年7月暴雨(由锋面和第7号台风等引起的大雨)”。这是平成时代以来首次单次暴雨灾害死亡人数超过200人,长野县以西的许多地区连续3天的降水量都创下了观测史上的最高纪录。这个纪录至今在大多数地区都未被打破。
● 暴雨确实进入了新阶段
当时北海道也出现了观测史上最大的暴雨。这是除关东和东北地区外,日本几乎所有地区都创下观测史上最大纪录的空前暴雨。
2018年西日本暴雨时,线状降水带只在部分地区出现。过去的暴雨是在狭小范围内短时间大量降雨的集中型,被称为“集中豪雨”。
但近年来的暴雨,除了短期集中型外,还越来越多地出现大范围长时间降雨的情况。
过去暴雨是在狭小范围内短时间大量降雨,所以灾害也局限在特定地区。近年来则越来越多长时间持续、且在日本大范围降雨的情况。自然,受灾范围也更广。
不得不承认,日本的暴雨已经进入了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