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当大模型遇上知识图谱:如何构建一个可解释、可追溯的 AI 系统?

大模型(LLMs)的崛起,如同魔法般地改变了我们与信息交互的方式。它们能够生成流畅的文本、回答复杂的问题、甚至创作诗歌,但这种能力的背后却是一个巨大的黑箱。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模型为什么会给出某个特定的答案,其推理过程是否可靠,以及数据来源是否真实。这种“不可解释性”“不可追溯性”,在大模型的商业化和关键领域应用中,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一种强大的解决方案:将大模型与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s, KGs)结合。这不仅仅是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构建一个可解释、可追溯、更值得信赖的AI 系统的全新范式。

大模型的黑箱困境:从幻觉到事实

大模型的核心能力在于其强大的模式识别涌现能力。它们通过学习海量的文本数据,捕捉语言中的统计规律,并据此进行生成。然而,这种基于“概率” 的生成机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 幻觉(Hallucination):模型可能会生成看似合理,但实际上是虚构、不准确或与事实相悖的内容。这在需要高准确性的领域(如医疗、法律)是不可接受的。

• 不确定性:我们无法得知模型答案的置信度。当模型说“是” 时,我们不知道它有多确定;当它说 “不” 时,我们也不知道它是否遗漏了某些关键信息。

• 无法追溯:模型的回答是其训练数据中所有知识的混合产物,无法追溯到具体的原始信息源。这使得我们无法验证答案的可靠性,也难以进行事实核查。

简单来说,大模型是一个强大的“语言大师”,但它并非一个严谨的 “知识专家”。

知识图谱的价值:结构化与可追溯

与大模型的黑箱不同,知识图谱是一种结构化的知识表示方法。它以“实体 - 关系 - 实体”的三元组形式,将现实世界的知识以图结构组织起来。例如:(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

知识图谱的核心价值在于:

• 结构化:知识不再是散落在文本中的非结构化数据,而是被组织成清晰的图结构,方便机器理解和查询。

• 可解释:每个知识点都有其来源和上下文,我们可以通过图谱的路径,清晰地追溯一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例如,通过查询(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 和 (德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可解释的逻辑链。

• 确定性:知识图谱中的信息是经过校验和整理的,它提供了事实性的、低幻觉率的知识。

大模型与知识图谱的深度融合:构建新一代AI 系统

将大模型与知识图谱结合,不是简单的“查阅”,而是一种深度的架构融合。其核心思路是“让大模型成为聪明的语言接口,让知识图谱成为严谨的知识核心”。

这通常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 RAG(检索增强生成)模式

这是目前最主流的融合方式。其工作流程如下:

1.1 用户提出问题。

1.2 大模型(作为检索器)将问题转化为对知识图谱的查询。

1.3 系统从知识图谱中检索出相关的实体、关系和事实(即上下文)。

1.4 将检索到的事实作为Prompt的一部分,输入给大模型。

1.5 大模型基于这些“外部知识”和自身的语言能力,生成最终的答案。

通过这种方式,大模型的回答不再完全依赖于内部记忆,而是有明确的外部知识作为支撑。这使得答案可追溯,因为我们可以明确指出“这个结论来源于知识图谱中的 XXX 条目”。

2. 知识注入与微调

更深层的融合方式是在大模型训练或微调阶段,将知识图谱的结构化信息注入到模型中。

• 知识嵌入(Knowledge Embedding):将知识图谱中的实体和关系转化为向量,作为大模型训练的输入。这让模型在学习语言模式的同时,也能感知到知识的结构。

• 专家模型:将大模型与专注于知识图谱操作的专家模型结合。大模型负责理解用户意图,并将任务分解,而专家模型则负责执行图谱查询、路径推理等具体任务。

3. 双向增强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大模型和知识图谱形成一个闭环:

• LLM to KG:大模型帮助构建和更新知识图谱。它可以从非结构化的文本中,提取实体、关系和事件,自动化地补充和完善图谱。

• KG to LLM:知识图谱为大模型提供事实性、可追溯的知识,帮助其纠正幻觉,并提供可解释的推理路径。

结语

大模型的出现是AI 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但其黑箱特性也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知识图谱与大模型的结合,并非是技术的倒退,而是一种对 AI 系统鲁棒性、可信度和可解释性的深刻升级。

未来的AI 系统,不会是孤立的大模型,而是一个由大模型、知识图谱、数据平台等多个模块协同工作的复杂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大模型将作为强大的 “大脑” 负责思考与生成,而知识图谱则作为严谨的 “记忆” 和 “事实库”,为所有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你的业务场景中,你是否也遇到了大模型的可信度问题?你认为大模型与知识图谱的结合,会如何改变AI 的未来?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思考。

#AI智能体 #AI软件开发 #AI Agent #AI大模型定制 #AI大模型开发 #AI升级 #AI软件 #AI定制 #数据治理 #数据清洗 #数据标注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

www.bigger-ai.com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mbkuzOUpfcoavKhZg5-oK-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