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仓库管理员,每天面对成百上千件货物的出入库登记,曾是我工作中最头疼的事。过去依赖扫码枪逐个对准标签扫描,不仅效率低下,还时常因角度偏差、标签磨损等问题反复操作。直到换上 RFID 采集器,工作节奏才彻底被改变,省下的时间让我有更多精力处理其他事务。
记得第一次用 RFID 采集器,一批刚到的电子元件需要入库登记。按照以前的流程,我得拆开包装,逐个对准每个元件的条形码,遇到标签褶皱或者污损情况,往往不容易成功识别。相比同样的货物量,我试着用 RFID 采集器贴近货箱,屏幕上瞬间跳出了整箱元件的信息,包括型号、生产日期和供应商。原本需要 40 分钟的工作,那次只用了2 分钟就完成了。
日常工作中,扫码枪的 “局限性” 常常让我陷入被动。比如遇到大宗货物验收,几十箱商品堆在托盘上,必须一箱箱搬下来拆开扫描,光是搬运的体力消耗就占去大半精力。
换成 RFID 采集器后,这些麻烦事几乎不再出现。它不需要精准对准标签,只要在有效范围内轻轻一扫,即使货物叠放、标签被遮挡,也能同时读取多个信息。雨天受潮的标签?完全不影响,因为 RFID 技术通过无线电信号传输数据,不受水渍、油污的干扰。现在验收整托盘货物,省去了搬运和拆箱的步骤,平均每天能多处理 3 批货物。
效率的提升还体现在细节处。过去盘点库存时,我需要按区域逐排货架检查,遇到数量不符的情况还要反复核对。现在带着轻便的 RFID 采集器走一遍仓库,系统会自动比对实际库存与台账数据,差异之处实时标红显示。
同事们也明显感受到了变化。以前大家总抱怨扫码环节拖慢整体流程,拣货员要等我登记完才能取货。现在出入库登记速度加快,仓库的周转效率提升了,拣货员能提前规划路线,司机等待时间缩短,整个供应链的衔接都顺畅了许多。
RFID 采集器重量较轻,握在手里长时间操作也不觉得累,续航能支持一整天的高强度工作,中午休息时充半小时电就能满血复活。有次临时接到紧急调货任务,我带着它在仓库里来回穿梭,半小时就完成了 100 多件货物的定位和信息确认,要是换做以前,至少要两小时才能搞定。
现在回想起来,从扫码枪到 RFID 采集器的转变,不仅是工具的升级,更是工作方式的革新。它没有复杂的操作步骤,上手就能用,却实实在在地减少了重复劳动,让每天的工作变得轻松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