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Cursor团队揭秘:如何将GPT-5调教成高效编程助手

今天要聊的是Cursor团队如何把GPT-5调教成了代码界的超级赛亚人。

上周OpenAI发布GPT-5后,Cursor团队的CEO Michael Truell在直播里说了句很有意思的话:“GPT-5是我们用过最聪明的模型,它甚至有自己的个性。”什么个性?写代码时话太多,但代码本身又太简洁。

一个优雅的bug:GPT-5的话痨症

Cursor团队拿到GPT-5内测版本后,最大的感受是:这模型太聪明了,聪明到有点过度表达。

想象一下,你让AI改个bug,它不仅改了,还给你写了一篇800字的改bug心得,包括为什么这么改、还有哪些改法、以及对你代码架构的深刻思考。听起来很专业对吧?但当你只想快速fix一个typo时,这就有点让人抓狂了。

更有意思的是,GPT-5在生成代码时却惜字如金,变量名全是单字母,像是在参加ACM比赛。你得到的是能跑的代码,但读起来就像在解密莫尔斯电码。

Cursor的工程师Lee Robinson吐槽说:“默认的GPT-5写作风格比我想要的更啰嗦。”这种体验就像你问路,对方不仅告诉你怎么走,还顺便介绍了整条街的历史。

双管齐下的调教策略

面对这个高智商话痨,Cursor团队的解决方案是:

他们把全局verbosity参数设置为low,让GPT-5在状态更新和总结时保持简洁。然后在提示词里专门加了一句:“Write code for clarity first... Use high verbosity for writing code and code tools.”

这个组合拳的效果立竿见影。GPT-5开始输出简洁的状态信息,但代码变地详细且易读,包含合理的变量名、必要的注释,以及完整的错误处理。就像把一个啰嗦的技术总监和一个代码洁癖患者合二为一,取长补短。

这种精细控制正是GPT-5的新特性之一。OpenAI引入了verbosity参数,可以独立控制输出长度,而不影响模型的思考深度。你可以让它深思熟虑但言简意赅,也可以让它在特定场景下滔滔不绝。

从“要不要做”到“已经做完了”

GPT-5另一个让Cursor团队头疼的问题是:它太有礼貌了。

你让它改代码,它会先问:“您确定要这样改吗?要不我先给您列个改动计划?”这种谨慎在某些场景下很好,但在快速迭代时就像开车每个路口都要停下来问路。

Cursor团队的解决方案很直接,在提示词里加了这么一段:

“Be aware that the code edits you make will be displayed to the user as proposed changes, which means (a) your code edits can be quite proactive, as the user can always reject, and (b) your code should be well-written and easy to quickly review.”

翻译成人话就是:别磨叽,直接改,反正用户可以撤销。

这个改动让GPT-5变得更加主动。它不再频繁征求意见,而是直接完成任务然后提交审查。这种工作模式更像一个资深工程师,而不是实习生。

过度优化的陷阱

有趣的是,Cursor团队发现,之前对GPT-4有效的一些提示词,在GPT-5上反而适得其反。

比如这段曾经的“神句”:

Be THOROUGH when gathering information.

Make sure you have the FULL picture before replying...

这在老模型上能让AI更仔细地分析上下文,但GPT-5本身就已经具备相关知识,加上这段话反而让它过度使用工具,明明自己知道答案,还要反复搜索确认。

就像给一个已经很谨慎的司机再装十个后视镜,结果开车时一直在看镜子,忘了往前看路。

Cursor团队删除了“maximize”,语气也软化了很多,GPT-5立刻恢复了正常,该用工具时用,该直接回答时就不绕弯子。

一次性搞定protobuf

Cursor工程师Yash Gaitonde分享了一个案例:

他们的前后端使用protobuf通信,当他要求GPT-5构建一个后端API以及对应的前端React组件时(这两个在不同的子模块里),GPT-5不仅写对了代码,还重新生成 protobufs 并一次性修复类型错误。。

这种跨模块、跨语言的理解能力,加上对复杂项目结构的把握,正是GPT-5在实际工程中的杀手锏。

定价策略:一场即将到来的价格战?

GPT-5的API定价是每100万输入token 1.25美元,输出10美元。这个价格比GPT-4o还便宜,而且性能更强。

相比之下,Anthropic的Claude Opus 4.1要价15美元输入,75美元输出。虽然Claude在编程领域一直很受欢迎,但GPT-5这个定价简直是在搞倾销。

TechCrunch甚至预测这可能引发一场AI模型的价格战。对开发者来说,这当然是好消息。

写在最后

GPT-5在Cursor上的优化经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最强的AI不是开箱即用的,而是需要精心调教的。Cursor不是一个套壳应用,这里面有大量的工程方面的集成工作要做,但基座大模型和应用调教的重要程度对比如何,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OpenAI在官方文档里还提到,很多早期测试者通过审查自己的提示词,发现了大量的矛盾和歧义。清理这些问题后,GPT-5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看来,在AI时代,写好提示词可能比写好代码更重要。毕竟,当AI能一次性搞定任务的时候,人类程序员的核心竞争力可能就剩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NGUMJ9H9PathEI5Q2fCMMx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