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被催婚的90后女硕士:“此去应多羡,初心尽不违”

Jul.

28

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人心一点灵明”照亮整个世界。

我是一个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读的一年级硕士,九零后,女,未婚。来京工作三年半。2016年我辞去高校的工作开始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习,最终在2017年被自己梦寐以求的学府和导师录取。

除夕之夜,年节十分,鞭炮的重低音与七姑八姨们催婚的尖声厉舌犹如搅拌机中的牛奶与水果不断地发酵、混合着。前者如同强有力的节奏,而后者如同乖张的旋律,既动听又刺耳。

动听是因为鞭炮声充满了年味,而催婚声则溢满了人味。刺耳是因为鞭炮的声音源自于火药的爆裂,这种来自于人工技术的声音除了会刺激你的耳膜之外,还会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挑战你的听觉底线。同样,在七姑八姨们的催婚声中,这个“催”字是造成刺耳的罪魁祸首。

“催”意味着焦虑的情绪,焦灼的目光,焦急的口吻,焦躁不安的心……在这两种声音的喋喋不休之下,我想起了唐代郑谷的诗:“此去应多羡,初心尽不违。”(《送徐涣端公南归》)如今,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初心难觅亦难存。抛开人心黑白的角度不谈,在某种程度上,随着信息化、工业化、科技化的脚步加快,在信息爆炸、选择增多的情况下,方向反倒变得不那么清晰了。

这是这个时代的症结,而非人性的堕落。即便如此,初心看似被淹没,但它依旧在某个角落散发着微弱的光芒,我们可以把薪助火,使其来暖我们的心、明前方的路。而这一把柴火,与我而言便是构思这篇关于艺术理想小文的过程。

什么是理想?

概念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好比你要吃橘子,首先就要弄清橘子是什么,包括它的形态、味道等,不然苹果与橘子的差别便显得毫无意义了。关于“理想”二字,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解释说:“理,治玉也。从玉里声。[1]想,翼思也。从心相声。”[2]

《汉语大辞典》中对于理想一词是这样解释的:“理想,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跟空想、幻想不同。”[3]即是说,理想是可能被实现的,它的出发点是基于客观现实。当人们在设定自己的理想时,切记漫无边际的空想、幻想,甚至是妄想,而是脚踏实地、理性地分析现状,在此基础上可以分别设立短期与长期的理想,遵循水滴石穿的规律,逐步实现理想。

近几年人们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等一系列“毒鸡汤”式的言辞,试图将理想妖魔化,个人并不赞同。当我们将理想形容成丰满、将现实形容成骨感之时,无意之间便将二者进行不对等地锱铢必较。事实上,理想与现实同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前者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关键所在,而后者则是人们实现理想的容器。

人类意识的能动作用使得人具有一双发现美和的眼睛,和创造美好的思维,以及追求美好的权利。而正是因为现实与美好之间的落差,才成就了“追求之路”,人类一生为“追求”而努力,不断地设立目标,不断地跌倒再爬起。无论是追求美好,抑或是追求真理,“追求”是人类不断夯实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

而现实与理想之间并不是处于敌对关系,相反,二者是相互依存的。也许只有在现实中跌倒,才能离理想更近一步,而正是这样的反复与轮回才成就了人类,成就了生活。

什么是艺术理想?

“艺术”在《汉语大辞典》中被做了三种不同的解释:“一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二是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三是指形状独特而美观。”[4]

如此看来,在本文的语境下,“艺术”被当作名词来使用,并且与“理想”进行组合,成为对“理想”的规限。即是说,“艺术理想”是指人类对艺术发展的美好愿景与想象。而这种想象也不是虚无的,而是要依据客观现实,对艺术的未来进行合理地畅想。换句话说便是:“我所追求的艺术究竟应该是什么?”

艺术是人类个性化的产物,也是艺术理想的个体化呈现。艺术应该是多样的,而艺术思维也应该是发散的,如此来说,运用艺术思维产生的艺术理想就不应是千篇一律的。艺术理想是人的一种内心关照,这种内心关照是人们不断关注自身的变化、倾听自我的诉求、反思受过的遭遇而点滴形成的。换句话讲,多问自己“为什么?”“是什么?”多向自身寻求答案。这不仅仅是行由不得,反求诸己的自省力,亦是问求于己,明确自身的关照力。李开复曾经在一档网络综艺节目上谈到名为“如果我们都失业了该怎么办”的话题,且在网络上引起的相当强烈的热议。他讲到:“人工智能将会改变人类的未来,并且指出未来十年人类工作的50%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5]

的确,我们无时无刻不身处于大数据的笼罩之下,云计算、数据检索、人工智能等已悄然地代替了一众重复性的人类工作。精准、快速、高效、便捷是人工智能的代名词,如若果真如此,那人类未来将何去何从?李开复在节目中接着谈到:人工智能是非常理智的,记忆很好,但是它不懂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什么是伟大的艺术家……我们人类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更多地是被逼迫着走进了理工学院、商学院等,而相反却忽略了人文艺术,当人工智能取代了重复性的工作时,对于人们来说也是一个平衡人文与艺术的机会。”[6]

人工智能为何不懂什么是美?因为美是多样的,是需要人类运用得天独厚的艺术思维去发现,去创造。因此,个性化、去趋同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的必然趋势。也许到那时,每个人都会伸开双臂,昂首挺胸地迎着自己的艺术理想之光向前奔跑。

我的艺术理想

对外:破墙垒土

最近我经常请教一些舞蹈圈外的普通观众,这些人可能对艺术和舞蹈似懂非懂,甚至更不晓得舞蹈属于艺术的范畴。在他们的概念中,舞蹈就是美,就是展示,与杂技无异。实际上,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对于舞蹈与杂技的区别,本文中不做过多解释,只是想借由这个生活中的例子提出一个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普通观众中有人对于艺术门类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甚至无法区分,何谈审美呢?谈审美之前,首先要明晰“美”,在来谈“审”。就如同上述的例子一般,你连橘子和苹果都分不清,何谈哪一种更美味呢?相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这些“圈内”人也无法逃避责任。当你在“画圈”的同时,无形之中便在艺术周围垒起了一堵高墙(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

“出不来”是因为,当“圈内”人想出来透透气,想和“圈外”人打个招呼时,会发现隔着这堵墙,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被削弱。不仅如此,这种一次次的信息差会像一把锐利的尖刀将墙外的土地割裂成一道深不见底的鸿沟。久而久之,这道鸿沟就会变成“圈内”与“圈外”人的沟通障碍。“进不去”是因为“圈外”人被高墙之内的神秘所吸引,想进来瞧一瞧,可是抬眼一看,一堵高墙矗立身前,身上也没有傍身的利器可助其翻越。最后,无论是心生惧意,或是心生厌意,都会使其打消一探究竟的念想。

成为一名理论型的学习者,是在我习舞的二十年之后。在此之前,肢体语言是我每天不得不学习与思考的核心内容。肢体语言可以被解读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的可读性相较其他艺术门类而言却是差强人意。肢体语言是一种抽象化的人体形式,纯粹的肢体语言观众在进行欣赏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情节、情绪、调度等一系列线索来达到欣赏的目的。当然也有类似“纯舞蹈”的存在,即完全无或由少量情节、故事所构成的纯粹的肢体动作的舞蹈。

但是,无论有无情节故事,舞蹈一定要通过肢体语言向欣赏者传递某种或某些信息,这种或这些信息的传递意味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沟通与多维互动,或许舞蹈编导仅仅是通过场面调度来传递空间的变量与可能,并无其他。这种信息的传递正是舞蹈,抑或是艺术存在的价值所在。既然舞蹈表现所依托的肢体语言的可读性如此之差,那么,能否运用其他形式或媒介将舞蹈的本意达到有效传播呢?也许,文字是一个很好的形式,起码在现阶段白话文的普及程度要比舞蹈(肢体语言)更高。

奇怪的是,舞蹈与文字在原始时期便已经出现,且成为人类文明的见证者,而如今文字的进化速度与普及程度远超过舞蹈。症结或许就在于:文字与舞蹈的主要功能皆是传播人的思想。相较而言,文字更加便捷,对使用的环境无复杂的要求(笔纸即可),而舞蹈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身增添了许多附加物(场地、服装、音乐等)因此,舞蹈变得越发的沉重与复杂。当一件事、物变得越发复使人们无法看清它的本质时,人们便无法了解它。当人们无从了解时,便不再会使用它。当然,成为一名理论学习者,并不是对舞蹈原生形态的抛弃,而是试图在舞蹈本质与欣赏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抑或是说将那堵高墙转化为用于填埋沟壑的垒土。

对内:“人心一点灵明”照亮整个世界

王阳明曾经提出“人心一点灵明”的说法,我国当代哲学家张世英在他的《哲学导论》(2002)、《天人之际》(1995)中用王阳明的说法来阐述有关人生境界的问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叶朗在他的《美学原理》中提及了张世英所认为的人生境界:“张世英说,人与动物不同,就在于人有这点‘灵明’,正式这点‘灵明’照亮了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于是世界有了意义。‘境界’就是一个人的‘灵明’所照亮的有意义的世界。动物没有自己的世界。”[7]实际上,“灵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物种财富,它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

“灵明”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人生的境界,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思想的高度,值得人类一生为之争取和奋斗。话虽如此,在追逐人生境界的同时,观其自身,我们是否达到自知?我们是否时常反思?这便不得不将话题引到反思与自知。

荣格在分析心理学中提出了自性化这一概念,他认为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种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即是说,自性化的过程是围绕以自性为人格核心的一种整合过程。[8]

这样的整合过程是一种人类内心良性的进化过程。人类在面对外界时无不充满着强烈的好奇想要一探缘由,而面对自我时,却缺乏了一窥到底的勇气与恒心。既然自性化的过程是人类了解自身,平衡自己的过程,那么人类的内在“导师”便是引领我们在自知之路上探寻自身的领路者。

荣格将这位智慧“导师”冠以“斐乐蒙”之称。与我而言,我的内在“导师”更像是老子所述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道,只不过,此道非彼“道”,二者仅相似,但却有着本质区别。吾之“道”是内心之道,源自于本心,会引领我走进内心的世界,探寻自身的秘密。而本心之“道”需要通过自性化的过程来不断整合与完形,最终达到自知,便可以运用“人心一点灵明”照亮整个世界。

日复一日,人们为自己的目标所忙碌着。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羞于将自己的理想说出口,总认为有理想是一件高不可攀、毫无实用价值的事。人们越来越“脚踏实地”地设定目标,却忘记了人生境界的升华是人之所以为人所必要的修炼过程。如果将“灵明”比作树干,那么艺术理想便是她的枝叶。唯有持续地灌溉、滋养主干,枝叶才可以变得光彩繁盛。

[1]词典网,说文解字在线版http://www.cidianwang.com/shuowenjiezi/li2348.htm

[2]词典网,说文解字在线版http://www.cidianwang.com/shuowenjiezi/xiang1316.htm

[3]汉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4]汉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5]爱奇艺,奇葩大会第一季[EB/OL].[2017-01-20]. http://www.iqiyi.com/v_19rramnlrc.html

[6]爱奇艺,奇葩大会第一季[EB/OL].[2017-01-20]. http://www.iqiyi.com/v_19rramnlrc.html

[7]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31

[8]Samuels A.A.,CriticalDictionary of Jungian Analysi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7,pp.76-79.

—THE END—

牛萌,系独立舞评人。文章曾先后发表在《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芭蕾》等刊物。

MORE

灼见热文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728A1M2IJ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