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8月25日,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正式揭晓2025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
今年,共产生50位获奖人,复旦大学舒易来、南方科技大学竺淑佳、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薛愿超等学者获奖。
每位获奖人将在未来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
科学探索奖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该奖项旨在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无人区”。
常春藤 | 整理
8月25日,2025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揭晓。
今年共计有1238人申报参选,产生了50位获奖人。
至2025年,该奖项共资助了347位杰出青年科学家,覆盖了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的青年领军人物。
今年科学探索奖获奖人有以下特点:
鼓励原创:获奖人研究涵盖非阿贝尔任意子的产生和操控、光电赋能人工酶、火星岩石漆中寻找生命标识、植物生长素的分钟级调控、神经性耳聋药物研发、可信视觉计算、载人密闭空间二氧化碳转化应用、星球移动探测机器人、海底隧道建养灾变防控、人工视网膜光感修复等一系列前沿突破,聚焦原始创新与国家重大需求,深入科学技术“无人区”。
鼓励年轻:年轻科学家(男性35周岁及以下,女性38周岁及以下)成为中坚力量,获奖人达13人,占比达到26%,数量与比例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有6位获奖人为“90后”,信息电子领域6位获奖人中3人为年轻科学家。科研新生代正从“生力军”迈向“主力军”。
鼓励女性:女性获奖人共有9位(去年7位),获奖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占比18%,其中还包括3位年轻科学家。科研“她力量”持续登场。
如下为今年的获奖名单:
01
科学探索奖简介
“科学探索奖”设立于2018年。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
这是一项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也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
2024年“科学探索奖”仍设置10个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新材料、天文和地学、生命科学、医学科学、信息电子、能源环境、先进制造、交通建筑、前沿交叉。今年,每位获奖人在5年内将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且可自由支配。
值得注意的是,为进一步加强对女性科研人员的支持,从2024年起,女性科研人员申报“科学探索奖”的年龄限制由45周岁放宽到48周岁(1975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男性则保持45周岁不变(1978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另一个新变化是,2024年“科学探索奖”进一步明确,在前沿交叉领域重点考察候选人研究工作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特征。
“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设立,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高文、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共同发起。至2026年底,“科学探索奖”共资助了347位优秀的青年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