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万元起的宇树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已能端水打招呼,但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还需跨越安全、成本、技术和社会接受度四道坎。
2025年已成为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宇树科技将价格拉至4万元以内,佛山天太机器人更是拿下全球首例万台订单,瞄准家庭康养场景。然而专家表示,人形机器人要真正融入家庭生活,至少还需要10年时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教育。
机器人走进家庭。
价格门槛正在迅速降低。国产供应链发力使核心部件成本大幅下降,天太机器人的新一代关节模组单价首次进入“三位数区间”。但当前高端机型售价仍在7万-12万元,是普通家庭预算的4倍以上。
安全问题最为棘手。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坦言:“安全问题比技术问题更大”。此前该公司机器人曾在活动中不小心踩掉小女孩的鞋子,虽未造成身体伤害,但已暴露安全隐患。重量在50-70公斤的机器人如何在有儿童和老人的家庭中确保安全,仍是待解难题。
技术瓶颈亟待突破。虽然赛场上机器人已能完成足球对抗等任务,但家庭环境的复杂性远超赛场。面对突然散落的玩具或模糊的“收拾客厅”指令,机器人的识别和执行能力仍有20%-30%的优化空间。
应用场景正在清晰。养老陪护成为最可能突破的领域。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3.1亿,护工缺口超过1000万,机器人在健康监测、跌倒报警、喂药辅助等方面需求明确。
专家预测普及将分三阶段实现:3年进入早期使用者家庭,5-10年进入早期大众,10年后才可能大规模普及。正如业内所说:“先有用,再有趣”,人形机器人正在从“炫技”走向“干活”,但离真正成为家庭一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