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中国地下700米有全球第一

我国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于2023年10月26日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一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地下700米的重大科学装置,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精度最高的中微子专用实验设施。

JUNO实验的核心目标是解决粒子物理学界长期悬而未决的中微子质量排序问题。中微子作为宇宙中最神秘的粒子之一,其质量顺序的确定将有助于人类深入理解基本粒子性质、宇宙演化过程等重大科学问题。

该实验装置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一个直径达35.4米的巨型有机玻璃球,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结构。这个巨大的球形容器内部装载着2万吨特殊配制的液体闪烁体,当中微子与液体闪烁体发生相互作用时,会产生微弱的光信号。

为了捕捉这些极其微弱的光信号,实验装置配备了45000只高灵敏度的光电倍增管。这些探测器均匀分布在有机玻璃球的外表面,形成全方位的探测网络。值得一提的是,该装置实现了关键部件的国产化,使光电倍增管的成本降低了60%,充分展现了我国在高能物理探测器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

在实验装置的建设过程中,科研团队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其中最具挑战性的是6万吨超纯水与2万吨液体闪烁体的灌注工艺,最终将误差控制在惊人的0.5%以内。这种高精度的工艺控制确保了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JUNO实验的建成运行,不仅将推动我国在中微子物理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还将为国际高能物理研究提供重要平台。该装置预计将在未来10年内持续运行,有望产出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这一重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汇集了国内外数百名科学家的智慧,体现了我国在大科学工程建设方面的组织能力和技术实力。JUNO实验的成功运行,标志着我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奥秘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这一实验,科学家们有望首次确定中微子的质量顺序,这将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完善提供关键数据。同时,该实验还将开展超新星中微子、地球中微子等多方面的研究,为天体物理学和地球科学提供新的研究手段。

江门中微子实验的建成运行,是我国基础科学研究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科技合作的成功典范。该装置将为人类认识宇宙基本规律、探索物质最深层次结构做出重要贡献。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zE876wJgyaw2hJDECFrH_W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