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定子绕组出现匝间绝缘故障时,异步电机通常比永磁电机更容易停下来,这一差异主要源于两种电机的磁场产生机制和转矩形成原理。永磁电机的转子磁场由永磁体提供,具有 “固有磁场” 特性,不依赖定子绕组的电流激励。当定子绕组发生匝间短路时,虽然会导致定子磁场畸变、局部过热,甚至产生反向制动转矩,但转子的永磁磁场始终存在 —— 只要定子绕组仍有部分有效匝数能形成旋转磁场,转子就会在永磁力的驱动下维持一定的旋转趋势。即使短路严重,电机可能因过热或振动加剧而停机,但其停机过程往往是 “渐进式” 的,不会因磁场突然消失而立即停转。
而异步电机的转子磁场完全依赖定子绕组的感应作用:定子通入交流电产生旋转磁场,转子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进而形成转子磁场并与定子磁场相互作用产生转矩。当定子绕组出现匝间短路时,定子磁场会严重畸变(如对称性破坏、磁场强度骤降),导致转子感应电流大幅减弱甚至消失 —— 失去感应磁场的转子无法再与定子磁场形成有效转矩,电机可能在瞬间失去驱动力,呈现 “突然停转” 的特征。尤其是短路匝数较多时,定子磁场的 “激励源” 被严重破坏,转矩几乎会立即丧失,使得异步电机更难维持运行。
此外,匝间短路产生的环流会进一步加剧两种电机的故障,但异步电机因依赖感应磁场,对定子磁场的完整性更敏感,因此在相同故障程度下,比永磁电机更容易失去运行能力而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