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黑科技”助残,无障碍AI让残疾人的生活更光明!

撰文编辑:辰逸 |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朋友圈各种姿势的分享

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你可能使用过地铁里的无障碍电梯,或者是iPhone里打开着AssistiveTouch。你肯定认为这样的设计很方便,但不一定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无障碍设计”,因为你天生不具有障碍。

什么是「无障碍设计」,为何它如此重要?

在这个多样化的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毫无障碍、顺利地使用各种产品。优秀的无障碍设计,不仅能让残疾人用户正常地与产品交互;还会为普通人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比如,住宅楼入口处的坡道,本是方便使用轮椅的用户出入。但实际使用中,多数老人、推自行车的人,甚至正常人都更愿意走坡道而非楼梯,因为走坡道更省力。

所以坡道的设计,不仅解决了残疾人出入的问题,也为正常人提供了更好的体验。

这些“无障碍设计”并不是单独地为残疾人做针对性设计,而是从生活细节到情感上都照顾有“无障碍需求”的人士。

在今年举办的首届科技无障碍发展大会上,多项无障碍AI技术对外开放,网友可以通过在小程序“多媒体AI平台”上线“无障碍AI”入口,将一些可用于无障碍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对外开放接口,助力互联网相关行业的技术革新。

目前该项目已经上线开放了可用于无障碍场景的三大AI技术,包括:

一、图片转语音,通过多层深度神经网络识别图片中的内容,并将图片中的内容有逻辑地组织成语言展示给调用者,能够帮助障碍用户阅读图片。

二、语音合成,通过机器学习与训练,可以定制化地将一段文字以特定角色诵读出来,并支持情绪调节,便于用户更加无障碍地体验文字转语音场景服务。

三、OCR识别,通过AI技术识别图片中的文字,便于用户在生活的各个场景中,对说明书、指示牌等文本检测领域信息获取更为便捷,并支持海量图片的文字搜索功能。

Design for everyone.

随着人工智能在各个应用层面的深入,残障人士也会成为技术革新的受益者。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数据,目前中国残疾人总数超过8500万,约占总人口的1/15。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盲人协会名誉主席李志军指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障碍群体的互联网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呼吁企业重视无障碍建设,借助科技的力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残障所造成的不便。

AI =爱,助残是平等下的贴心

现在已经有不少科技公司将目光投向这些残疾人,并且开发出了不少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实用智能产品,一起来看看眼下有哪些改变残疾人生活的黑科技吧 !

智能轮椅:会爬楼梯的电动轮椅

自平衡智能轮椅SCEWO

这是来自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和苏黎世艺术大学学生团队的作品。

和普通轮椅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底座上多了两条履带,可通过扶手上的控制器启动爬楼梯模式,方便肢体残疾人士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出行。

降下橡胶履带

同时向后倾斜以保证重心

完成爬梯后

Scewo 后面的两个小轮子伸出

履带收回

此外,它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一个更好的视角,在下楼梯的时候也能看到脚下的状况,不至于发生意外。

视氪眼镜:视障人士的“再生之眼”

盲人视觉辅助眼镜

闭上眼,戴上眼镜和耳机,耳机里传出电子女声,「直走、直走、直走、右转......」。这是一项通过“听”从而让盲人“看见”的技术。

这款眼镜由杭州视氪科技研发,通过传递立体声音的方式为视觉障碍者提供障碍物和通路检测、台阶洼坑等场景检测,同时还可提供精准定位导航功能。

新一代研发的辅助眼镜还加入了纸币识别、红绿灯识别、斑马线识别、人脸识别等识别功能。

纸币识别

红绿灯识别

斑马线识别

人脸识别

不仅实用,这款盲人辅助眼睛的价格也十分友好,是世界同类产品价格的三分之一,拥有绝对的价格优势。

助听器:手机声音直传耳神经

Nucleus 7声音处理器。

它是一款可以连接iPhone的助听器,由助听器公司Cochlear和苹果公司联合开发。

听力障碍者通过手术在皮下植入助听器,直接将iPhone的声音信息传递至耳神经。患者可以通过助听器接听电话、观看视频、接受iPhone上播放的任何声音信号。

自动喂饭机:解放双手的懒人福音

Obi自动喂饭机

这台智能机械专为残疾人士设计,带有一只可360度旋转和上下伸展的自动化机械臂。在按下“Teach”按钮后,让Obi学习一遍喂饭流程并告知嘴的方位,在它把动作和位置记忆下来之后便可自动完成喂饭。

为了防止将饭喂到其他地方,设计师在机械臂上加上了探测装置,如遇阻碍物,则会自动停止喂食。

仿生手:性价比超高的仿生假肢

HACKberry3D打印仿生肌电假肢

这是一款拥有惊人功用的假肢,它使用相机电池,所以续航时间不错。

该假肢可以被智能手机控制,借助智能手机的计算能力,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不同的私人定制,比方说抓握、捡拾、捏等,甚至可以轻松拎起一张纸。并且一举打破了以往假肢售价高昂的传统,成本只有300美元。

这款3D打印仿生肌电假肢hackberry有很多不同的设计可供不同情况的人进行选择,无论你想要一个橡胶材质还是内置电子模块的手指头,还是想要一个对于女性来说更具吸引力的较小秀气的手掌,都由自己说了算。

骨骼机器人:行走的“钢铁侠”

在人工智能化的今天,说起外骨骼机器人,已经不仅仅是托尼·史塔克的“钢铁侠”战衣了,人们最关注的的还是帮助那些行动不便或瘫痪的人摆脱轮椅束缚以重获行走的能力。

国内首款商用化的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Fourier X1

这款外骨骼机器人拥有强大人机交互能力,能够感知患者在步行中的足底压力变化并作出判断,然后把指令传输给电机以达到帮助患者实现行走动作的目的。

通过“触觉”

能够帮助患者实现行走的目的

更为贴心的是,通过其机身上的指示灯提示,可以清楚看到使用者力量的变化,以帮助使用者更好的行走。

还有使用者在走动的过程中出现重心失控或步伐过大等状况,骨骼机器人就会自动检测到并采取设备自动关停、报警等安全方面处理,阻止摔倒的现象发生。

单手餐具:“单手切面包”技能达成

单手餐具

这项便利的工具是由英国设计师Gabriele Meldaikyte设计。目的是为了让上肢部分缺失的残疾人士,不仅能切面包、苹果,甚至还可以剥鸡蛋。

使用这套餐具首先需要把托板放在桌面上,餐具设计有专门卡鸡蛋、卡面包、卡杯子区域,只需要把对应的东西卡在对应的地方,一只手就可以统统搞定。

把鸡蛋卡住,慢慢剥

揭开酸奶盖子、把面包切片涂黄油,单手可以搞定

切水果是这样的:插上去,然后开切

当然,这些作品不过是大量无障碍设计中的小部分。

随着越来越多“黑科技”的涌现,残疾人得到的帮助日新月异,这样的革新,甚至正在改变人们对残疾的定义,也让人们重新审视科技与残疾人之间的关系。

2016年里约残奥会开幕式上的这一幕,恰到好处地展现了高科技与残疾人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智能化的时代,黑科技的迅速崛起,确实给残疾人的生活带来一片曙光。

如果说以前为残疾人士进行“无障碍设计”还更多地在考虑安全、行动方便,那么以上作品或许能让我们看到一个新的趋势:

不再是站在外面看看他们需要点什么,而是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里。

对整个社会而言,科技的终极意义是人文关怀。科技的发展,正在逐渐改变残疾人的生活,随着进一步发展,在未来,科技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让残疾人生活变得更加容易,更加便利。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806A18RPY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