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瞧!校园里的“科技派对”

启新暖意之境 共赴美好之秋

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普及法》

实施后的首个“全国科普月”之际

区科协邀请省科技馆及市科协

于9月4日携科普大篷车

走进平凉市铁路小学

开展“乡约科普”活动

为点燃学生科学探索热情

搭建科普教育与实践体验桥梁

本次活动以多元化科普形式为载体

将优质科学资源送进校园

显著增强了乡村科普服务能力

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也为孩子们的科学梦想插上翅膀

首批亮相的“魅力物理”“数学思维”“视觉体验”“机械传动”展区,以及四足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人、VR眼镜体验等项目,迅速点燃了孩子们对科技的好奇与热情,悄然推动着科技融入校园日常。

紧随其后的是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董景新先生的讲座。

今日,董教授以“天上的指路神杖—北斗系统如何导航定位”为主题,生动地介绍了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定位原理和中国北斗系统的发展历程。

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的基本构成特点,以及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导航、定位、授时、救灾、大坝大桥等工程建筑变形方面的广泛应用在董教授的讲解下活灵活现,此时,学生积极互动、踊跃提问,现场气氛异常热烈。

“哇!机器人竟然会下棋!”

在一片惊叹声中

“元萝卜SenseRobot”AI下棋机器人

开始了动态棋盘演示

孩子们在情境化故事中与机器人“对弈”

既体验科技神奇

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魅力

太阳能风扇组装区域更是热闹非凡

老师指导学生分组合作

学习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

并亲手组装小风扇

“能亲手做实验,还能学到新能源知识,太开心了!”科技与能源的结合,在笑声中变得触手可及。

另一侧的纸质桥梁承重设计

也吸引众多学生参与

大家运用材料力学知识

动手设计、制作桥梁模型

并在测试中验证承重能力

切实锻炼着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校园展厅内,《万里归途》《地道战》等红色影片循环展映,科普辅导员同步讲解革命历史,在光影中厚植爱国情怀。

放映结束后,现场迅速转为互动课堂——战地救护、通信科技、防疫知识三大主题的有奖问答热烈开展,答对即可获得科普礼包。

“一边看电影一边拿奖品,真希望每个月都是科普月!”掌声与欢呼交织,红色精神与科学知识共振,深入人心。

活动尾声

区科协工作人员向学生发放了科普宣传资料

期待科学的种子藉此播撒

悄悄发芽

照亮每一个童年的科学梦想

本次“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

不仅将优质科普资源输送至乡村基层

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更拓宽了其科学视野

激发创新热情 提升实践能力

同时

也在潜移默化中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家国情怀

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书写了生动注脚

来源:崆峒区科协、铁路小学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m2XHQl6OCc7Js78oH_UNXd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