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14时,上海海洋大学“淞航”号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缓缓驶离上海长兴横沙渔港码头,正式开启2025年中西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航次。为保障航次顺利启航,崇明边检站提前对接船舶信息、优化查验流程,为科考船远赴深蓝保驾护航。
西太平洋作为我国传统的渔业生产海域,是目前世界上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最为充分的渔区,在世界海洋渔业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相关国家和地区均加大了对西太平洋重要经济渔业种类的开发,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竞争极为激烈。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已有40年历史,但对西太平洋重要渔业资源状况的了解主要由生产渔船获得,对重要经济种类的分布、资源量、生活史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摸查不清,亟需通过专业渔业调查船对其进行科学调查与评估,以达到充分全面了解的目标。
作为我国首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此次肩负国家“全球渔业资源调查监测专项评估”重任,将在海上开展为期85天的科考任务,解锁渔业资源关键数据。在接下来的85天里,“淞航”号将围绕鱿鱼钓调查、延绳钓调查、拖网调查、声学调查、环境DNA分析、水文环境特征调查、物理海洋结构及气候调查、浮游动物采集与鉴定、鱼卵仔稚鱼采集与鉴定等多个项目开展科学调查。通过科学的采样设计,获取大洋性渔业资源个体或群体的繁殖、生长、死亡、洄游、分布、数量、栖息环境等生活史内容,进一步夯实渔业捕捞及资源评估管理等基础性工作。
当天上午,崇明边检站民警赴码头一线,为“淞航”号远洋渔业调查船及随船56名船员和科考人员办理出境手续,对船体重点部位开展检查。随着“淞航”号驶向深蓝,该站也已同步启动“返航保障预案”,持续跟踪航次进度,提前对接返航通关需求。
通讯员:潘而东(崇明边检站)
编辑:焦倩倩
责编:朱竞华、彭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