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分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多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官宣获批国自然的喜讯。作为国家高能级创新平台,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实力不容小觑。
深部探测与成像全国重点实验室立项总数达64项,其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1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2项。该全国重点实验室由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共建。
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了24项国自然基金项目,其中创新研究群体项目(B类)1项。
此外,部分全国重点实验室也官宣获批人才类国自然基金项目。
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刘连庆研究员获批青年科学基金A类延续资助、许驰研究员和张闯副研究员分别获批青年科学基金B类项目。该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深层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有2位学者获批青年科学基金B类项目,该实验室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
依托单位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同样有2位学者获批青年科学基金B类项目。
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设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整治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1项青年科学基金A类,是重组后首次获得此类资助。
此前,青塔不完全统计整理了430余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名单,关注高校参与其中可获得的发展机遇,梳理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的路径,最终形成《青塔·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与高校机遇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