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至21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正式启动。这场数字安全盛宴让人们愈发清晰地认识到:网络安全从不是悬浮于空中的口号,而是关乎11亿网民数字生活、企业发展命脉乃至国家网络主权的必答题。宣传周的核心意义,在于将网络安全从专业领域推向社会大众,转化为全社会的共识,并推动短期关注转变为长期行动。
制度建设是维护网络安全的“定海神针”。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法规是最坚实的防火墙。唯有明确权责边界,才能守住安全底线。相关部门需以更完善的制度应对风险,让红线更清晰、规范更具体。企业作为核心主体,要将安全责任融入运营全流程,从研发到维护、存储到传输,实现全环节防控,让制度落实到代码与操作中。宣传周也能通过普法教育,引导公众养成守规习惯,将制度刚性化为行动自觉。
公众素养是一张细密的“防护网”。网络安全从来不是少数人的责任,而是需要全民参与的系统性工程。当前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问题频发,不少隐患源于个体疏忽,或许是一次随意点击的陌生链接,或许是为贪小利泄露的验证码,都可能成为安全漏洞。因此,让青少年树立安全观念、老年人掌握防范技能、职场人学习防护知识,已成必修课。只有安全意识成为下意识行为,才能织密防护网。宣传周的校园讲座、社区演练、企业分享,让安全知识更易掌握,提升素养关键在让大众懂如何防、能主动防。
技术创新是守护网络安全的“核心利器”。网络安全领域的对抗,本质上是一场无硝烟的科技较量。无先进技术支撑,制度与意识也难抵攻击。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握牢主动权。从人工智能驱动的入侵检测系统,能实时捕捉异常流量;到大数据分析构建的风险预警模型,可提前识别诈骗套路;再到国产密码算法的广泛应用,为数据安全加上中国锁,技术创新始终是应对网络威胁的先手棋。更重要的是,需整合科研、产业、人才力量,推动产学研用融合,提升技术水平。宣传周既是知识普及平台,也是技术展示舞台,能促进技术成果落地应用。
制度之力,让安全防线固若金汤;素养之力,让防护网络密不透风;技术之力,让安全攻防游刃有余。这三者是彼此支撑、协同发力的有机整体。唯有三者协同联动、形成合力,才能汇聚起守护网络安全的强大力量,为数字时代的家园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我们更须牢记,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让我们以制度为纲、以素养为基、以技术为翼,共同投身网络安全守护,让清朗网络空间成为亿万人民数字生活的安心港湾。
作者:施晓艳 (两江新区)
编辑:曹叶
审核:杨洋
监制:白永茂
华龙网两江评投稿邮箱: liangjiangping@cqnews.net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