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9月22日讯(记者 冉志敏 马振东)在全国科普月期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实验小学的40名学生组成研学团,于9月21日赴冷湖火星小镇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沉浸式科普研学活动,在星空与雅丹的见证下,体验前沿科技,感悟科学精神。
研学首站,学生们参观了冷湖实验室。在专业的火箭教室和火星车教室里,他们亲手组装并发射水火箭,了解航天知识;在芯片农场,观察学习先进的生物圈技术。同学们还通过专业太阳望远镜观测太阳活动,直观感受宇宙奥秘。
随后,研学团抵达冷湖天文观测基地。该基地以其世界级的天文观测条件闻名,目前已吸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2家科研机构的45台望远镜落户。同学们近距离观看这些“国之重器”,领略国家科研实力的蓬勃发展。
活动还融入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冷湖五号基地石油遗址,这些学生大多是石油工人的后代,聆听老一辈建设者“帐篷为家、黄沙作伴”的奋斗故事,见证家乡从资源型城市向科技前沿阵地转型的历程。
在冷湖火星地质公园,独特的雅丹地貌为学生们提供模拟“火星漫步”的体验。火星移民局局长袁振民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地理课,并带领大家采集矿物标本。
此次研学活动通过天文观测、科学实验、实地探索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开阔学生科学视野的同时,也在他们心中播下探索未知、建设家乡的科学种子。
水火箭的组装与发射。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冉志敏 马振东摄
参加研学活动。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冉志敏 马振东摄
开启开营仪式。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冉志敏 马振东摄
冷湖实验室的专业星空望远镜。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冉志敏 马振东摄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