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汪洋
浙江企业参加第64届俄罗斯国际轻工纺织及设备展。受访者供图
秋日的莫斯科,午后的阳光为克里姆林宫的红墙添上一抹暖意。就在这个温和的季节,一支由30多家浙江企业组成的商贸代表团,携毛衫、皮革、羽绒服这“三件冬衣”悄然抵达,瞄准俄罗斯漫长的冬季市场,展开了一场精准的商业开拓。
在为期9天的行程中,他们不仅亮相第64届俄罗斯国际轻工纺织及设备展,还积极展开产业对接与市场走访,累计接待客商超千人,达成意向订单金额突破2000万美元,一步步为“浙品”叩开一片崭新的市场天地。
详情点击>>
潮声丨漫漫冬季开启,三件浙江冬衣的俄罗斯“奇遇”
让中国制造造福全球
浙江轻纺企业在俄罗斯市场的开拓经历,带给我们至少三点重要的思考。
第一,为浙商敢闯敢试的精神点赞。
在当前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俄罗斯市场既有潜力也伴随风险。浙商能够迎难而上,不因外部环境而退缩,而是凭借专业精神和务实作风寻找商机,这是企业家精神的真实写照。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化,人们总要生活得更好,而中国制造正是改善生活的重要支撑,这本身就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第二,为中国制造的含金量提升而自豪。
从“小单快反”的柔性供应链,到数字化、AI赋能的展示与交易方式,中国制造早已超越“低价”标签,展现出效率、质量与创新的综合竞争力。其背后是无数企业的投入与坚守,折射出中国制造业整体的转型升级。这不仅是商业上的进步,也是中国制造造福全球的重要体现。
第三,为改革开放的长期坚持而叫好。
曾经,来自前苏联的商品是中国人眼中的“洋货”;而今天,中国制造反而成为俄罗斯客户眼前一亮的新鲜事物。这一反差正是改革开放成果的最好注解。事实证明,只有坚持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国经济才能不断焕发活力。
最后,不可忽视的是,世界上仍有许多人尚未过上美好生活。中国制造不应只是一种经济现象,更应成为推动人类共同进步的力量。让更多国家、更多人群因中国制造而受益,这才是我们更值得期待的愿景。
海报由AI共同生成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