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2.6亿建的世界第一眼,沦为垃圾场,中国天眼建成9年发现了啥? 中国天眼9年发现超千颗脉冲星!世界唯一天眼到底多厉害?

2016年9月25日,一个500米口径的“大锅”在贵州深山中建成启用。如今9年过去,这个被称作“中国天眼”的大家伙,到底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它凭什么成为全球天文学家争相申请使用的香饽饽?更重要的是,在美国天眼坍塌废弃后,它如何独自撑起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

昔日世界第一沦为垃圾场:美国天眼坍塌始末。

在中国天眼建成之前,世界上唯一的天眼是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这个位于波多黎各的305米口径望远镜,曾是世界天文学的骄傲。然而就在中国天眼建成后不久,2020年12月,阿雷西博望远镜突然发生严重坍塌事故。

当时支撑重达900吨接收平台的钢缆断裂,整个平台砸向下面的反射镜面,造成毁灭性损坏。其实这并非偶然事件——早在坍塌前,该望远镜就多次出现钢缆断裂问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事后调查发现,长期“锌的衰变”导致望远镜电缆熔镀插座出现故障,加上飓风影响和维护不到位,最终酿成悲剧。

尽管美国曾计划将其改建为教育基地,但最终这个耗资2.6亿美元建造的世界第一眼,还是沦为了废弃的“垃圾场”。阿雷西博在服役期间确实取得过辉煌成就,比如发现脉冲星20年轨道周期值,证实了引力波存在,相关科学家还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但这一切,都已成为历史。

中国天眼:从追赶到引领的逆袭之路。

在中国天眼FAST建成后,它立即以500米的口径超越了美国天眼的305米,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射电望远镜。这个位于贵州天然喀斯特洼坑中的巨大装置,其反射面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能够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最令人惊叹的是其建设成本——仅耗资约2.6亿美元,与美国天眼相当,但性能却大幅提升。中国天眼的灵敏度比美国天眼提高了2.5倍,巡天速度提高了10倍。这意味着它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发现更遥远、更微弱的天体信号。

9年耕耘,千颗脉冲星:中国天眼的惊人收获。

那么,这个“世界唯一”在9年间到底发现了什么?答案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截至目前,中国天眼已发现超过1000颗新脉冲星,这个数量超过了同期全球所有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的总和!也就是说,中国天眼一台设备的发现能力,比全世界其他望远镜加起来还要强。

什么是脉冲星?简单说,它们是一种高速旋转的中子星,能够发出极其规律的脉冲信号。这种信号的稳定性甚至超过了地球上最精确的原子钟。正因为如此,脉冲星被称为“宇宙灯塔”,可以作为宇宙航行的天然导航信标。

举个例子,美国旅行者号探测器携带的“金唱片”上,就标注了14颗脉冲星相对于太阳系的位置信息。这些信息就像宇宙中的“地址门牌”,帮助可能的外星文明找到地球的位置。同样,未来人类进行深空探测时,也可以利用脉冲星来实现精确定位和导航。

超越脉冲星:中国天眼的更多神奇功能。

但中国天眼的能力远不止发现脉冲星这么简单。这个超级望远镜至少还有以下几大使命:探索宇宙起源、搜寻地外文明、研究星系演化、探测星际分子。

通过接收来自宇宙边缘的微弱信号,帮助科学家研究宇宙大爆炸后的演化历程,揭示暗物质、暗能量的奥秘。

中国天眼能够探测到137亿光年外的无线电信号,是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的重要工具。虽然至今尚未发现确凿的外星信号,但天眼的高灵敏度大大提高了发现概率。

通过观测黑洞、星系碰撞等天文现象,帮助理解星系形成和演化的规律。分析宇宙中的有机分子分布,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线索。

目前,全球已有十多个国家的研究团队申请使用中国天眼进行观测。这意味着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来自国际合作的重大发现。

未来展望:中国天眼的下一个9年。

随着美国天眼的退出,中国天眼成为全球射电天文学领域无可争议的“主力队员”。但中国天眼的使命还远未结束。

科研团队正在规划新的升级计划,包括建设更多配套望远镜形成阵列,进一步提升观测精度。同时,数据处理能力也在不断升级,以应对海量的观测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天眼不仅推动着科学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科普教育。每年有大量游客前往参观,了解天文知识,感受科学魅力。

从追赶者到引领者,中国天眼用9年时间证明了中国的科技实力。下一个9年,这个深山中的“大眼睛”或许将带给我们更多惊喜——可能是对宇宙起源的新认识,可能是对暗物质的神秘面纱,甚至可能是那句我们期待已久的:我们并不孤独。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OQTdcYB_OEf_DebuCOu_I8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