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低温铟焊片真空共晶低空洞率如何实现

90%的人不知道:低温铟焊片真空共晶实现0.5%空洞率的四大关键

"解决空洞率问题,不是靠调工艺,而是选对设备和正确的焊片材料匹配"

在微波器件、MEMS器件封装领域,低温铟焊片因其156.6℃的低熔点和优良的导热性能,已成为高可靠性气密封装的首选材料。然而,许多工程师在采用真空共晶工艺时,常常遇到空洞率居高不下的困扰——即使反复调整温度曲线和焊接压力,空洞率仍然超过3%,严重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一、真空环境质量:空洞率控制的"第一道门槛"

真空度是影响铟焊片焊接质量的核心因素。我们团队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当真空度低于5×10⁻5Pa时,焊料中的气体和挥发物才能充分排出。

某重点军工研究所曾采购某进口真空共晶炉,标称真空度5×10⁻⁴Pa,但实际量产时空洞率始终在2.5%以上。经过我们检测发现,该设备在加热过程中真空度会衰减到10⁻²Pa级别。后来更换为中科同志真空度可达2×10⁻5的高真空共晶炉后,空洞率直接降至0.8%。

关键指标:

静态真空度 ≤ 1×10⁻5Pa

动态真空度(加热过程中) ≤ 6×10⁻5Pa

漏率 ≤ 5×10⁻⁹ Pa·m³/s

二、焊料环设计与基板匹配:微观结构决定宏观质量

铟焊片的倒角设计和尺寸匹配是影响焊接均匀性的关键因素。我们发现在气密封装中:

"密封区内侧倒角与焊料环内侧倒角半径必须保持一致,外侧倒角也要严格匹配。这种设计能确保焊料在密封区域内均匀流动,避免因应力集中而产生局部空洞。"

某MEMS传感器生产企业曾因焊料环宽度(ε1)与密封区宽度(ε3)比例不合理,导致焊接后出现边缘空洞。经我们优化设计,将ε1:ε2:ε3调整为1:0.5:1.2后,空洞率从3.6%降至1.2%。

三、温度-压力协同控制:工艺参数的精妙平衡

低温铟焊片对温度曲线极其敏感。我们通过DOE实验发现最佳工艺窗口:

温度曲线优化:

预热阶段:80-120℃,升温速率1-2℃/s

回流阶段:156-165℃,保温时间60-90s

冷却速率:2-4℃/s

压力控制关键:焊接压力需要根据焊料环尺寸精确控制,一般保持在0.1-0.3MPa范围内。压力过大会挤出过多焊料,压力不足则无法充分填充间隙。

某微波器件厂商最初使用恒压模式,空洞率波动很大。我们为其定制了多段压力控制程序,在熔融阶段适当降低压力,在凝固阶段微调压力,使空洞率稳定在0.5%-0.8%之间。

四、表面处理与气氛控制:不可忽视的细节决定因素

表面预处理要求:

基板与焊片氧化层厚度 ≤ 5nm

表面粗糙度 Ra ≤ 0.2μm

清洁度达到微粒等级Class 100

某研究所由于忽视基板表面清洁,导致焊接后出现大规模空洞。我们引入原位等离子清洗工艺后,在真空环境下直接进行表面处理,空洞率立即从4.2%下降至1.0%。

个人实践感悟

深耕封装焊接26年,我深刻认识到:高级的工艺永远无法弥补设备的先天不足。很多客户花费大量时间调整参数,却忽略了设备本身的真空性能和温度均匀性才是根本。

我们曾经帮助过一个客户,他们购买的真空共晶炉标称真空度很高,但实际保压能力不足。在加热过程中真空度急剧下降,导致无论如何优化工艺,空洞率都无法低于2%。后来更换设备后,使用相同的工艺参数,空洞率直接降到0.6%。

这个案例让我更加坚信:选择一台真空度稳定、温度均匀性好的真空共晶炉,比后期花费数月调试工艺更加重要。

价值升华

实现低温铟焊片低空洞率焊接,需要设备、材料、工艺三者的完美结合。选择专业的设备和正确的工艺方案,不仅能提高产品质量,更能大大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好设备是成功的一半,好工艺让成功更加完美。

真空老赵持续输出真空共晶封装及先进封装设备和工艺优化干货,喜欢可以点个关注,收藏、转发。

低温铟焊片空洞率控制 #真空共晶工艺优化 #功率半导体封装 #铟焊片焊接技术 #高可靠性气密封装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GhzVzHgmCdHTHECP98PNth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