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BBC甩出了一条重磅新闻。据报道,美国NASA已正式计划将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任务,提前到明年2月份实施。
这则消息瞬间在航天圈炸了锅,要知道前不久NASA还说计划将发射时间推迟到明年4月,这次反而突然间又提速了!这航天计划到底有没有准?
自1972年美国阿波罗17号登月完成以后,近半个世纪,人类从未踏上过月球征程,甚至连绕月轨道都没有涉足。
而阿尔忒弥斯2号,则是美国新时代“重返月球”计划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
按照美国早先的规划,本次任务将依靠美国自主研发的SLS太空发射平台和猎户座飞船执行,计划带着4名宇航员执行绕月飞行。
整个周期大概在10天左右,飞行距离超过200万公里,而距离月球表面最近时可达到7000公里。
一旦任务成功,将为未来真正“登月”的阿尔忒弥斯三号做好任务铺垫。
那么,这次任务到底能不能真正实施呢?NASA代理副局长拉基莎·霍金斯可以说是信心满满,她说:“安全绝对是第1位的,我们要让大家坐在历史的前排”。
这话说着没毛病,但是问题也很突出,毕竟登月并不是只是做做日程表这么简单,还需要充分的任务准备。
今年6月,NASA确实宣布过猎户座飞船的密封结构已经完成了升级,此前频频出故障的短板都已经被补上。
按这个节奏,提前发射倒也说得过去,但是总觉得有些别扭,阿尔忒弥斯3号刚被NASA从2025年推迟到了2027年,阿尔忒弥斯2号时间周期足够,却又被提前到了明年2月。
一个延期,一个提前,这种所谓的“战略安排”真是让人看不懂。也难怪有人调侃说:NASA这是打算先放个烟雾弹,真正实施估计还得再拖两年。
NASA显然也知道外界对这次表态的质疑,所以排出了发射总监布莱克威尔·汤普森,来给此次提前部署计划站台,按他的说法也是:SLS火箭随时都能发射。
连发射总监都这么信心十足,看来SLS火箭应该是没问题了!
这枚专为登月准备的火箭,运力达到了95吨,发动机延用航天飞机时代的老家伙RS-25,2022年阿尔忒弥斯1号无人绕月,该火箭就已经跑通了流程。
现在实施绕月任务,简直是轻车熟路,NASA自然是有些技术底气的,可是如果真带人上天,恐怕就没这么简单了。
航天界有一句话叫:测试时间就是安全时间!提前发射就代表着地面测试缩水,其实就是在赌风险发生概率。
在阿尔忒弥斯1号任务中,SLS火箭确实经历了一次技术飞行,实现了所谓的技术验证,并完成了包括点火分离、送猎户座飞船进入绕月轨道等全部既定动作。
但载人任务和无人任务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换句话说,真正载了人,难度就不一样了。
SLS本身就是一个“拼装货”,核心的液氧液氢发动机来自航天飞机的遗产改造,固体助推器也是航天飞机的放大延伸。
看起来技术很成熟,但这些部件拼在一起并没有通过100%安全性评估。
现在暴露的一些问题,包括:氢燃料泄漏、传感器异常,在无人状态下,勉强还能接受。可是一旦有宇航员坐在舱里,任何小小的系统故障,就有可能会酿成灾难。
更重要的是SLS还耗资巨大,每次发射都要耗费上百亿美元,更做不到像SpaceX那样频繁的试飞来进行技术验证。
如今,准备搭乘阿尔忒弥斯2号的4名宇航员——怀斯曼、格洛弗、科赫和加拿大的汉森,已经选拔亮相。
指令长怀斯曼参与过航天飞机任务,格洛弗是首位在国际空间站执行长期任务的非洲裔美国宇航员;
科赫曾创下长达328天的女性太空飞天记录,汉森则是首位参与绕远任务的加拿大人。
这四个人个个履历闪亮,任务经验也非常丰富,可是NASA不以稳妥考虑,如今却打算冒险,提前发射阿尔忒弥斯2号。
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答案也显而易见。因为如今月球竞争已经如火如荼!
中国去年刚刚完成嫦娥6号首份月球背面样品采样,更是喊出了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的计划,同时嫦娥7号、嫦娥8号任务也已经正装待发。
除此之外,随着揽月着陆器、梦舟实验飞船、长征10号等任务取得阶段性突破,美国开始感受到了很大危机。
其他国家也没闲着,印度已经喊出了自己的登月目标,日本探月着陆器也在研制发射,俄罗斯月球系列虽然屡遭挫折,但目标明确。如今,美国反而是最拖延的一个!
虽然美国还有阿波罗时代登月的光环可以“炫耀”,但如果阿尔忒弥斯迟迟没有进展,恐怕将越来越被动,甚至失去“月球领导者”身份。
NASA给阿尔忒弥斯计划前前后后批了280亿美元预算,六成都投给了SLS和猎户座!钱是真砸了,但项目进展,却并不尽如人意。
阿尔忒弥斯2号任务,牵扯到NASA重返月球计划未来10年的规划轨迹。
一旦成功,那么将是人类自1972年登上月球后,再次踏上月球。
此后的2027年的阿尔忒弥斯3号任务——载人登月,甚至之后的月球基地建设,为殖民火星积累经验,都将事半功倍。
按照NASA的计划,2035年他们还将实施“阿尔忒弥斯X”任务,进行更长时间的载人月球逐流,推动人类深空探索的步伐。
可如果失败了,那么美国的太空地位将跌入谷底!
所以,明年2月的这次提前发射,将考验SLS火箭、猎户座飞船的性能,同时也是NASA自我证明的一次大考。
悬念还未揭晓,拭目以待吧,“预祝”美国这次抢跑留点神,可别栽了大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