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超重力场大科学装置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周国辉:助推杭州和浙江打造科创高地的“超重力场”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董洁 汪洋

空中俯瞰杭州超重力场实验大楼

9月29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简称“杭州超重力场”)在牵头单位浙江大学完成首台离心机主机的启动建设。该设施旨在利用其产生的超强重力环境,形成“时空压缩”效应,从而为一系列重大前沿科学研究提供关键性的实验平台与技术支持。

详情点击>>

全球容量最大!超重力场大科学装置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国庆前夕,浙江大学牵头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在杭州余杭正式启动,这是浙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而且标志着我国在超重力研究领域迈入了世界领先行列。看到这个喜讯,我的心情激动难已。

10年前,我去浙江大学调研考察,第一次就去拜访了建筑工程学院的陈云敏院士,他带我去实验室参观了正在构建的超重力离心模拟的试验装置,一路给我科普相关知识点。以后该项目在申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过程中,我还记得应邀参加过“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项目可行性研讨会,现场聆听陈院士和来自国内多位权威人士的发言,深受教育和启发,我在发言时从落实科技创新的角度讲了建设这个重大科研装置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离开科技岗位后仍一直关注该项目从立项、获准和建设推进的信息。碰见陈院士,也会问起项目建设情况。陈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的“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可以简称为“杭州超重力场”,其最核心的能力在于其“时空压缩”效应,它能将自然界漫长、宏大的过程,在实验室里以微小尺寸和极短时间再现。一是在空间上“缩尺”,在100倍重力下,100米高的真实边坡对地基的应力效果,可以被缩尺至1米高的装置来模拟。二是在时间上“缩时”,利用超重力环境,科研人员能将污染物在地下迁移上百年的过程,在几天内模拟完成,或将数千年的地质变迁缩短至数天呈现。

这一能力将直接赋能重大工程防灾减灾(如高坝、边坡稳定性评估)、深海深地资源开发(如可燃冰安全开采)、新材料研制以及地质过程研究等多个关键领域。该科研装置的建设对浙江和中国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对浙江来说,终于有了具备跻身国家科技战略布局的科研基础条件,实现了“零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科技创新进步迅速,但也存在很大的短板弱项,其中科研基础条件薄弱、没有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最突出的表现。“杭州重力场”的建成,意味着浙江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诞生。浙江从以往积极参与相关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到如今独立承建“国之重器”,极大提升了在全国科技创新格局中的地位。同时,该装置将吸引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来浙开展合作,围绕装置会自然形成一个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产业应用的完整创新生态链,为浙江的产业发展提供前沿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支撑,将有力推进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

其次,装置的科研成果将直接服务于浙江的岩土工程、地震模拟、新材料制备等领域的研究,能为浙江乃至全国的工程建设、高端制造等行业提供更先进的技术和材料。

对中国来说,锻造了自主创新的“国之重器”。1. 掌握科研主动权。该装置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发,其18台机载装置中,有6台为国际首创,12台达国际领先水平。这意味着我国在超重力这一前沿科学领域拥有了自主探索未知、开创新知的能力,不再受制于人。2. 多领域研究的“强大助推器”。作为公共实验平台,它将为从深海能源开发到抗震建筑设计,从核废料安全处置到新材料研发等众多关乎国家战略与民生的领域提供关键支撑,成为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强大平台。3. 吸引全球智慧,贡献中国方案。该装置致力于构建开放共享的国际前沿科研平台,这展现了中国以开放姿态聚集全球智慧、推动人类共同进步的格局。同时,我们也将从技术的追赶者,向规则和标准的制定者转变,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此外,“杭州超重力场”作为杭州在地的重大科研标志性工程,是“国之重器”,必然吸引全社会的关注,在公众的科普教育上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十年磨一剑,衷心祝愿“杭州超重力场”在科研、科创、科普和国际交流合作中发挥重大作用,真正名符其实,成为助推杭州和浙江打造科创高地的“超重力场”。

海报由AI共同创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Fgjjb4D1Orls8NF0XqOm7z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