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认知的尺度边界:人类物理规律的“有限性”本质

认知的尺度边界:人类物理规律的“有限性”本质

作者:田间耕夫

写作日期:2025年10月3日

我们总以为,人类发现的物理规律是“宇宙通用法则”——从量子力学解释微观粒子,到相对论描述天体运动,这些规律似乎能覆盖我们所见的一切。但真相是,这些规律的“有效性”,始终被牢牢锁定在“人类可触及的尺度范围”内,一旦超出这个范围,所谓的“通用”便会失效。

本质上,物理规律是“尺度的产物”。正如本源粒子聚合到不同尺度会形成不同物质,每个尺度也会因物质的“聚散模式”,自然涌现出专属的物理规律:夸克尺度的“量子色动力学”,适配的是强相互作用主导的高频聚散;行星尺度的“万有引力定律”,适配的是引力主导的稳定平衡;而比夸克更细微的“超微观尺度”,或比星系团更宏大的“超宇观尺度”,必然有一套完全不同的规律——它们的聚散模式与我们认知的尺度毫无共性,规律自然也无法互通。

但人类的认知,始终受限于“观测工具的能力边界”。我们能通过粒子对撞机触及夸克(约10⁻¹⁸米尺度),却无法看到比这更细微的粒子运动;能通过望远镜观测130亿光年外的星系,却无法捕捉更遥远的宇宙结构。这意味着,我们只能“解码”工具可及的“中间尺度”规律——比这更下、更上的尺度,哪怕有专属规律,也因没有观测载体而无从知晓。就像人眼只能识别可见光波段,对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毫无感知,我们对规律的认知,也只是“宇宙规律光谱”中的一小段。

更关键的是,这种“有限性”无法被彻底突破。即便未来发明更先进的工具,能看到比夸克更细微的尺度,或观测到更遥远的天体,也只会发现“新的专属规律”——而新的规律之外,仍会有更下、更上的未知尺度,仍会有未被发现的规律。宇宙尺度的“无限延伸性”,决定了人类永远无法穷尽所有规律,我们能做的,只是在“已知尺度”内完善认知,却永远无法触及“规律的全貌”。

所以,我们不必执着于寻找“宇宙终极规律”——因为终极规律本就不存在,存在的只是“每个尺度的专属规律”。人类当前的物理规律,不是“宇宙的答案”,只是“我们能感知的尺度给出的答案”。认清这一点,才能更清醒地理解: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永远是“探索进行时”,而不是“终点已到达”。

声明

本文系作者个人独立思考与创作成果,未参考任何他人文献资料,观点与逻辑均为原创。文中所阐述的理论、推论及认知分析,仅为基于逻辑推导的学术探索,不代表已验证的科学结论,相关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交流与探讨,不构成对宇宙认知的唯一依据。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Lb5p3y5WogwBFTFxa6FC3_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