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消费时评 | 从被动接收到共同创作:重塑广电视听大国消费新格局

9月25日,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曹淑敏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我国在用户、内容、产业等规模上,已成为广播电视大国、网络视听大国。数据显示,我国电视大屏用户合计超过10亿,网络视听用户达到10.9亿;“十四五”以来共制作发行电视剧、网络剧超1500部,动画片超3500部,纪录片超35万小时,微短剧约15万部。2024年,全国广电视听服务业总收入达到1.49万亿元。这一庞大体量,不仅彰显了文化产业的蓬勃,也折射出消费方式与消费心理的深刻变化。

从消费端来看,广电视听早已不只是“观看”的娱乐选择,而是国民文化生活的基本消费支出之一。用户规模超过10亿,意味着几乎人人都是视听消费的参与者,这种普及性让它具备了“国民级消费”的特征。正因如此,视听内容的质量和创新,直接影响观众的文化获得感。过去,观众更多是被动接受“电视台排播”;如今,随着网络视听的崛起,用户拥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力,消费模式从“被动收看”转向“主动点播”,甚至参与到弹幕互动、社群讨论之中。消费不再只是终点,而成为一种共同创作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视听消费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动能。2024年全国广电视听服务业总收入达1.49万亿元,已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支柱。其背后,是广告、会员付费、版权交易、衍生品开发等多元商业模式的成熟。微短剧的崛起、纪录片的热潮,都显示出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有人追求碎片化娱乐,有人青睐深度知识和审美享受。这种差异化需求,正在推动内容供给更加精细化、多层次化,形成“长尾效应”的消费生态。

然而,规模庞大并不意味着没有隐忧。首先,内容同质化与快消化倾向依旧存在,大量作品追求“流量逻辑”,但能留下长久口碑和消费黏性的精品仍显不足。其次,用户的付费意愿还未完全被激发,除会员制、广告制外,更多元、更健康的商业模式有待探索。再者,未成年人视听消费监管亟待加强,如何在供给繁荣和消费自由中把握好“度”,仍是现实考题。

  从消费角度看,建设“广电视听大国”意味着不仅要充实文化产品数量,更要提升质量。未来,视听消费要真正成为提升生活品质的文化支出,需做到三点:一是提升供给品质,用更多原创精品赢得用户信赖;二是优化消费体验,通过智能推荐、交互创新满足个性化需求;三是健全消费保障,加强版权保护与内容监管,守护公平和安全的消费环境。

从“收看”到“共创”,从“娱乐”到“生活方式”,视听消费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一个真正的视听强国,不仅应在内容产量层面领先,更应让消费者满意、有文化获得感。每一次点击、每一份付费都能转化为高质量的文化体验,这才是广电视听大国走向视听强国的真正标志。

肖睿平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q_PdIgUqX-JeN1OQN9uOJG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