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气二厂榆林天然气处理厂近期顺利完成公共控制系统国产化替代项目,成功将核心控制系统从进口依赖转向自主可控,为2027年底全面完成大型场站公共系统国产化替代目标积累了宝贵经验。
项目亮点与成果
技术跨越,实现自主可控:本次自控系统国产化替代项目已顺利完成设备调试与投运。这标志着榆林天然气处理厂成功实现了核心控制系统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的关键跨越。作为油田公司的首家试点单位,此次成功为此类升级积累了经验。
成本显著降低:本次投用的国产化设备的监测精度、响应速度均优于行业标准,经现场测试,能将运维成本降低30%以上。
高效攻坚,保障能源生命线:面对长达5天的紧凑工期,专项团队高质量完成了12座集气站、1座天然气处理厂的全流程检修任务,涵盖200余项具体作业。所有检修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实现了 “零安全事故、零环保问题、零工期延误” 的预期目标,为冬季高峰供气筑牢了能源保供“生命线”。
国产化替代的深远意义
突破“卡脖子”困境:该项目有效解决了处理厂原有系统部分设备老化,特别是备品备件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此前,天然气处理厂的公控系统长期依赖进口,不仅采购成本高、维护周期长,还面临技术封锁和备件断供的潜在风险。实现国产化替代后,核心生产环节的自主可控性与安全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契合国家能源战略:此次成功实践,是中国油气行业响应国家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号召的具体体现。通过“补短板、拉长板、锻新板”,能够推动能源装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