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每日一个网络知识点:网络层ICMP协议

每日一个网络知识点:网络层ICMP协议

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网络层的"信使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这个看似简单的协议在网络故障排查和网络管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什么是ICMP协议?

ICMP是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它是IP协议的重要辅助协议。ICMP并不传输用户数据,而是用于在网络设备之间传递控制信息和错误报告

ICMP的核心作用:

错误报告:当数据包传输出现问题时通知源设备

网络诊断:提供网络连通性和性能测试工具

状态查询:获取网络设备的状态信息

ICMP协议的位置与关系

ICMP协议虽然工作在网络层,但它使用IP协议来传输自己的报文,这体现了协议栈的层次化设计思想。

ICMP报文格式详解

ICMP报文具有统一的格式,不同类型的ICMP报文通过"类型"和"代码"字段来区分:

0                   1                   2                   3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

|    类型      |    代码      |           校验和               |

+-+-+-+-+-+-+-+-+-+-+-+-+-+-+-+-+-+-+-+-+-+-+-+-+-+-+-+-+-+-+-+-+

|                            数据部分                           |

|                          (可变长度)                        |

+-+-+-+-+-+-+-+-+-+-+-+-+-+-+-+-+-+-+-+-+-+-+-+-+-+-+-+-+-+-+-+-+

关键字段说明:

类型(1字节)

标识ICMP报文的类型

决定报文的用途和格式

代码(1字节)

在类型基础上进一步细分

提供更详细的错误信息

校验和(2字节)

对整个ICMP报文进行校验

确保报文完整性

数据部分(可变长度)

包含与报文类型相关的具体信息

通常包括触发该ICMP报文的原始IP数据报头部和前8个字节

常见ICMP报文类型

ICMP报文主要分为两大类:错误报告报文查询报文

错误报告报文

当数据包传输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路由器或主机会向源设备发送错误报告:

查询报文

用于网络诊断和状态查询:

ICMP的重要应用

1. Ping命令 - 连通性测试

Ping是最常见的ICMP应用,它使用回显请求和回显应答报文:

Ping工作原理

源主机发送ICMP回显请求(Type=8)

目标主机收到请求后发送ICMP回显应答(Type=0)

源主机根据往返时间计算网络延迟

Ping输出示例

正在 Ping 192.168.1.1 具有 32 字节的数据:

来自 192.168.1.1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ms TTL=64

来自 192.168.1.1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2ms TTL=64

来自 192.168.1.1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ms TTL=64

来自 192.168.1.1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3ms TTL=64

2. Traceroute - 路径跟踪

Traceroute用于显示数据包到达目标主机经过的路由路径:

Traceroute工作原理

发送TTL=1的探测包,第一跳路由器返回超时错误

发送TTL=2的探测包,第二跳路由器返回超时错误

重复此过程直到到达目标主机

根据返回的ICMP超时报文构建路径信息

Traceroute输出示例

traceroute to google.com (216.58.200.14), 30 hops max

1  192.168.1.1  1.234 ms  1.123 ms  1.089 ms

2  10.1.1.1     5.678 ms  5.543 ms  5.498 ms

3  202.96.128.86  9.876 ms  10.123 ms  9.954 ms

4  61.152.54.125  15.432 ms  15.321 ms  15.287 ms

5  216.58.200.14  20.111 ms  19.987 ms  19.856 ms

ICMP错误报文详解

目的不可达报文(Type=3)

当路由器或目标主机无法交付数据包时发送:

常见代码值

:网络不可达(路由器找不到目标网络)

1:主机不可达(路由器找不到目标主机)

2:协议不可达(目标主机不支持传输层协议)

3:端口不可达(目标主机没有应用程序监听该端口)

4:需要分片但设置了DF位(数据包太大但不允许分片)

重定向报文(Type=5)

当路由器发现源主机使用了非最优路由时发送:

工作场景

主机A 路由器R1 路由器R2 目标

      路由器R3(更优路径)

R1向主机A发送重定向报文:

"下次发送到该目标,请直接使用R3"

超时报文(Type=11)

当数据包TTL减到0时产生:

代码0:TTL超时(传输过程中)

代码1:分片重组超时(在接收端等待分片时)

ICMP与网络安全

ICMP攻击类型

Ping Flood:大量ICMP回显请求耗尽目标资源

Smurf攻击:伪造源IP发送广播Ping,产生放大攻击

ICMP重定向攻击:恶意发送重定向报文破坏路由

安全防护措施

在防火墙上限制ICMP流量

过滤外部的ICMP重定向报文

对ICMP报文进行速率限制

关闭不必要的ICMP响应

实际故障排查案例

案例1:网络连通性问题

症状:无法访问某网站排查步骤

1. ping 目标网站 无响应

2. ping 网关 成功(局域网正常)

3. traceroute 目标网站 在第三跳超时

4. 结论:运营商网络问题

案例2:MTU问题

症状:某些网站能访问,某些不能排查步骤

1. ping -f -l 1500 目标 需要分片但设置了DF位

2. ping -l 1472 目标 成功

3. 结论:路径MTU小于1500,需要调整MTU设置

ICMPv6的增强

在IPv6中,ICMPv6承担了更多重要功能:

邻居发现:替代IPv4的ARP

路径MTU发现:自动发现最佳MTU

组播监听者发现:管理组播组成员

路由器发现:自动配置网络参数

实用命令与技巧

Windows平台:

# 基本ping测试

ping 目标地址

# 指定数据包大小

ping -l 大小 目标地址

# 持续ping

ping -t 目标地址

# 路径跟踪

tracert 目标地址

Linux/Unix平台:

# 基本ping测试

ping 目标地址

# 指定包数量

ping -c 数量 目标地址

# 路径跟踪

traceroute 目标地址

# 使用ICMP时间戳

ping -T 目标地址

高级诊断技巧:

DF位测试

ping -M do -s 1472 目标地址

记录路由

ping -R 目标地址

时间戳测试

ping -T tsonly 目标地址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cofyRthsZEkezT-oE2p-Fv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