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手上扎刺却找不到伤口?当心是它惹的祸!快检查你家也有

手上扎了刺,一疼好几天

找不到具体位置,也挤不出来?

这可能是被玻璃纤维扎伤了

如何正确处理?

往下看,一起了解

玻璃纤维制品

什么情况下会破损伤人?

玻璃纤维常被用来制作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座椅、灭火毯、栏杆等,一旦这些物品破损,极微小的玻璃纤维露出,就可能成为肉眼不可见的“刺客”。

专家表示,一般情况下,相关制品用玻璃纤维混合了树脂等,同时外面覆有保护漆。随着老化保护漆脱落,树脂和玻璃纤维暴露在环境中,树脂老化速度比玻璃纤维快,没有了树脂包裹,纤维露出,从而容易扎伤人的皮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顾轶卓:树脂等高分子材料可以想象成每根分子是一根很长的绳子,老化后,它又变成很短的一节一节了,我们从表面看它就是粉化了。而粉化以后树脂就跑了,没有树脂的覆盖和保护,纤维就露出来了,可能把人扎伤。

放大500倍观察

破损制品暗藏“细针”

玻璃纤维是以石英砂和其他矿物为主要原料,通过特殊工艺制成的极细的细丝,直径通常只有几微米到二十几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

玻璃纤维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点,纯的玻璃纤维本身像一团棉花,强度高但难以固定形状。因此,它最主要的作用是作为增强材料与其他材料,如塑料、树脂等结合,制成生活中的各种物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顾轶卓:咱们身边用得比较多的栏杆、头盔、椅子,还有各种电子产品,也有各种工业用的过滤材料,建筑用的结构材料、装饰材料以及体育器材,都会用到玻璃纤维。

为直接看出玻璃纤维制品破损后的形态,记者将一把含玻璃纤维的雨伞带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验室,用显微镜将其放大500倍,仔细观察

正常状态下,雨伞表面光滑,没有纤维露出。随后,专家剪下来一段状态完好的伞骨在显微镜下观察,此状态下,伞骨中的玻璃纤维排列整齐,被包裹在其他材料当中。

专家又模拟日常生活中会出现的雨伞磕碰、伞骨弯折的情况,将多次弯折后的伞骨剪下一段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纤维状态从整齐的束状变成了不规则的针状。随后,用猪肉轻轻擦过劈裂的雨伞,模拟日常生活中不小心蹭到的情况,观察到猪肉表面有很多黑色束状物。

专家表示,每束里都有许多细针一样的纤维,这样的细小纤维如刺入皮肤,会因数量多、体积小,肉眼无法清楚看到,所以极难清理,长时间在皮肤中会持续痛痒甚至引发炎症。

被玻璃纤维扎伤怎么办?

医生来支招

触摸破损的玻璃纤维制品后,成百上千根的细小纤维会留在皮肤上、扎进皮肤内。该如何正确处理?

玻璃纤维细小,肉眼难以观察,假如被其扎伤,可以先用手电筒在不同角度照射,因为玻璃纤维的反光特性,我们会看到有反光的小点,这样就可以初步判断为被玻璃纤维扎到。

然后,再用手机摄像头放大功能观察被扎部位,寻找细小纤维。

医生提醒,在处理过程中,一些常用方法,如针挑、手挤其实会让纤维扎入更深,同时,也有造成额外伤害甚至感染的风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治医师 廖缪田:民间常用的是用针尖去挑,这种办法通常也不是特别推荐。我们使用的这个针,它通常并不是医学标准的灭菌的针。另外,就是不要过度挤压异物,以免导致这个异物跑到更深的地方。

正确处理步骤:

首先,用水持续冲洗被扎部位,同时,用手不断轻柔摩擦,将较大的玻璃纤维带下。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对伤口进行正确消毒,避免感染。

接下来,可以用胶带、面糊等有黏性的物品反复粘被扎部位,尝试将细小纤维带出。

注意

如果痛痒感没有缓解,同时看到有点状出血,或皮下呈透明带状,则代表纤维已经深入,这时就需要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处置。

来源:央视一套

编辑:祺瑞

责编:李杉

审核:若文

终审:赖婷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W0vOgW7LNIRoI8PB7B9kTR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