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
《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月报》
2018年第8期(上)
内容提要
怀进鹏书记调研重庆市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试点单位。
中国电子学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十大最具成长性技术展望(2018-2019年)》。
浙江省科协院士专家顾问团助力浙江省大湾区规划建设。
热点关注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怀进鹏在重庆调研
8月23-25日,在重庆市政府与中国科协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后,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一行在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试点单位重庆市永川区、九龙坡区等地进行专题调研。
怀进鹏在永川区指出,永川区具有丰富的高职教育资源,也有活跃的“双创”服务平台,科技社团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进一步探索学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两学一产”模式,建立产学科技联合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九龙坡区,怀进鹏实地调研了渝州路街道科园一路社区和重庆精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听取了九龙坡区、梁平区等4个区县和科技工作者代表、科技企业代表发言。
★浙江省科协聚焦浙江省大湾区规划建设
8月初,浙江省科协聚焦浙江省大湾区规划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组建了由32位院士专家(19位两院院士、4外海外院士、5位海智专家、4位国内高层次专家)组成的助力浙江省大湾区建设院士专家顾问团。在日前召开的浙江省大湾区建设推进部署会议上,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向院士专家代表颁发聘书。院士专家顾问团下设秘书处,秘书处设在省科协,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郑金平为省大湾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成员。顾问团聚焦现代化产业高地、“互联网+”科创高地、国际化城市、现代交通、开放高地、美丽大湾区等六大建设领域,关注战略性、前沿性等问题,开展决策咨询、推动国际合作、提供学术支持、促进产学研合作。
研究前沿
★中国电子学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十大最具成长性技术展望(2018-2019年)
在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中国电子学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十大最具成长性技术展望(2018-2019年)》。
一是对抗性神经网络。未来将在自动驾驶、安防监控等领域产生可观的应用价值。
二是胶囊网络。在人脸识别、图像识别、字符识别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是云端人工智能。未来将广泛应用于医疗、制造、能源、教育等多个行业和领域。
四是深度强化学习。将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驾驶等领域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五是智能脑机交互。该技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脑机接口对人类大脑的工作状态进行准确分析,达到促进脑机智能融合的效果,使人类沟通交流的方式更为多元和高效。
六是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未来有望在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车载等多个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
七是情感智能。该技术可赋予机器设备更好的对人类情感的识别、理解和引导能力,为用户带来更具效率和人性化的交互体验。
八是神经形态计算。将在智能驾驶、智能安防、智能搜索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九是元学习。未来的进一步应用将成为促使人工智能从专用阶段迈向通用阶段的关键。
十是量子神经网络。未来将在人脸识别、图像识别、字符识别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广阔前景。
来源 | 创新服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