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网上刷到一个帖子,有人讲述了自己收到一张“自己的不雅照”的经历。但他非常确定照片是假的——因为照片里的人物年龄根本对不上。
这件事最让人后背发凉的是,对方不仅伪造了图像,还能精准地把照片和你的手机号对应起来,让你下意识产生“这会不会是真的”的恐慌。
有一条评论点出了关键:如果你的手机号已经绑定了大量社交平台,别人很可能通过手机号反查到你注册过的账号。
一旦找到你的公开相册或照片,他们就能利用AI换脸技术,把你“植入”到伪造的艳照中,完成一次精准的“定制化诈骗”。
所以说,如今一个手机号,真的可能泄露你的人生轨迹。
如果我们不希望自己的社交信息成为别人利用的工具,可以主动采取以下几种防护措施:
1.选择端到端加密的通讯工具,确保聊天内容不被截取和滥用;
日常聊天别只依赖默认工具,可选择带有端到端加密功能的通讯软件(比如国内合规的蝙蝠密聊、国外的 Signal,注意避开无资质的小众软件)。
这类工具能防止聊天内容、照片被平台或第三方拦截,哪怕手机号被关联,也没法直接获取你的聊天记录和私发照片。
平时的交流也可以撤回消息。
2.发布个人信息时务必打码:在社交平台分享照片、定位或身份证等信息时,一定要记得打码处理,避免这些敏感信息直接暴露在公众视野中。
3.关闭手机号查找好友功能:这一功能虽然方便了好友间的查找,但也增加了账号被关联的风险。关闭它,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4.定期使用网络账号检测工具:通过这类工具,你可以查询自己的手机号或邮箱绑定了哪些平台,及时注销那些不再使用的账号,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
5.谨慎授权第三方应用获取社交资料:在授权第三方应用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同时,不轻易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或扫码,以免陷入不法分子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