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x 和 Claude Code,用哪个呢?
当然是:全!都!要!
本文 90% 是我用嘴写的(语音输入),当作周末做的一个小东西的整理,属于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硬凑了 10 点,如下:
一、如果有条件,用最好的模型和工具。如果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
这是一件收益远大于成本的事,ROI 极高,不用简直就是傻子。
建议不要用中转。也许确实会贵一点,但你才有更强的动力 PUA 自己啊
二、目前最好用的,当然就是 Claude Code 和 Codex 这两了。
我两个都会用(官方模型),会混着用,一个不行就换另一个。当然这两也各有特点。
性格上,Codex 属于是人狠话不多精准狙击但解释很全面,Claude Code 则大开大阖喜欢经常画(画)龙(蛇)点(添)精(足),有时死于话多。
当然,性格是可以通过记忆文件来调整的。
三、混着用时,CLAUDE.md 和 Agents.md 如何保持同步呢?手动吗?
当然不啊!
Mac / Linux 用这个:
ln -s CLAUDE.md AGENTS.md
这个也一样:
ln -s AGENTS.md CLAUDE.md
Windows 应该是这个(我没试过):
mklink CLAUDE.md AGENTS.md
四、这两文件可以通过 /init 来生成,但出来后,一定要自己再改一遍。
去掉不恰当的,增加遗漏的——这事,就别偷懒了。
并在必要的时候让 AI 帮忙,继续更新它。
五、比如我今天在 CLAUDE.MD 中新增的两个:
## Backend API Development Standards
###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Avoid I/O Operations in Loops**: never perform network operations inside for loops (HTTP requests, SQL execution, Redis reads, file reads, etc.). This is highly inefficient. Instead, use batch operations
- **Pagination Implementation**: - **DO NOT use OFFSET/LIMIT**: SQL OFFSET becomes very inefficient with large offsets - **Use cursor-based pagination**: Implement pagination using cursor approach with ORDER BY
当然,这是 AI 帮忙写的,我要求加的。
是我在 review 代码后让它不要这么干这种傻事重新写,并在它完成之后告诉说:请把上面的思路添加到记忆文件中。
六、项目的目录结构也要加到里面,这样 AI 不容易迷路。可以用 tree 获取指定层数后贴里面,比如:
$ tree -L 2.├── src│ ├── main.py│ ├── utils.py├── README.md├── docs│ ├── intro.md│ └── api.md
同样,这也可以让 AI 自己干。
七、可以加一句:每个文件尽量控制在 400 行内,一旦超过,就要触发重构,要模块化和高复用之类。
八、若涉及前端页面,加一句:不要用蓝色,不要用紫色,不要用渐变色,要使用统一的主色和强调色。
99% 能解决 UI 的 AI 味儿——目前 90% 的 AI 产品的味道。见:十米远就能闻到AI 的味道
九、很多时候效果不及预期,其实主要不是 AI 做的不好,而是自己的需求没有讲清楚,甚至还有矛盾。
与其花时间折腾各种工具,不如多花一些精力去把 Prompt 写好。也就是把自己想要什么、问题是什么说清楚——和人交流差不多也一个意思。
这样用 GLM4.6 等国产模型也能有不错的效果。
十、Prompt 里,AI 容易犯错的、不擅长的要自己来,比如表结构和索引;AI 能干好的就少废话了,大部分它都能干好。
这和当老板一个样:你需要提供清晰的目标、恰当的指导,并足够了解员工的能力边界。
要学会并习惯当好一个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