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浅谈配网行波故障定位装置——如何利用行波测距技术保障电网安全

在电网系统中,配网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用电体验。当配网出现故障时,快速精准定位故障点是恢复供电、保障电网安全的关键。今天,凯铭诺科技就来和大家聊聊配网行波故障定位装置,看看它是如何借助行波测距技术为电网安全保驾护航的。

一、什么是配网行波故障定位装置?

配网行波故障定位装置是一种专门用于配电网故障检测与定位的智能设备。以凯铭诺的配网行波故障定位装置为例,它能实时高速采样故障电流、行波电流和电压,像一位“电网医生”,通过精准录波为故障分析提供高质量数据,从而快速锁定故障位置。

它的核心参数十分亮眼:

1. 工频电流测量范围达630A,行波电流范围覆盖1~1500A;

2. 采用北斗/GPS双授时系统,授时精度高达20ns,定位误差不超过±100m;

3. 还具备IP66的防护等级,能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稳定工作。

二、行波测距技术:故障定位的“千里眼”

行波测距技术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故障发生时产生的行波信号传播特性来计算故障位置。 当配网发生故障时,会产生向线路两端传播的行波信号。装置通过高速采样(采样率2MHz)捕捉这些行波信号,结合北斗/GPS的高精度授时,计算行波在线路中的传播时间。再根据“距离=波速×时间”的公式,就能精准算出故障点与装置的距离,进而定位故障位置。 这种技术就像给电网装上了“千里眼”,让故障点无所遁形。

三、装置的“超能力”:多维度保障电网安全

配网行波故障定位装置之所以能高效保障电网安全,离不开它的多项“超能力”:

1.精准录波,还原故障真相:

实时高速采样故障电流、行波电流和电压,为技术人员分析故障原因提供“第一手资料”,就像给故障做了一次“高清CT”。

2.高精度授时,定位不差毫厘:

北斗/GPS双授时系统让授时精度达到20ns,结合行波测距原理,定位误差控制在±100m以内,确保检修人员“一击即中”故障点。

3.可靠供电,时刻在线待命:

采用双CT取电+太阳能混合供电,搭配大电容和电池,哪怕在极端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行,时刻守护电网。

4.远程通信,运维高效便捷:

通过4G/APN电力专网通信,实现数据远程传输、参数远程配置和设备远程升级,让电网运维“足不出户”也能高效开展。

5.电动遥控安装,降低作业风险:

支持遥控电动安装,无需人员近距离操作,既提高了安装效率,又降低了电网作业的安全风险。

四、科学配置:让装置效能最大化

要让配网行波故障定位装置充分发挥作用,还需遵循科学的配置原则:

主线首末端需配置装置,且根据主线长度,每隔3~8km按需增加配置数量;长度大于5km的长支线,其首末端可各配置一套;长度大于3km的短支线,仅需在首端配置一套即可。

这样的配置能形成一张“故障监测网”,全方位覆盖配网线路,确保故障发生时能被快速定位。

结语

配网行波故障定位装置凭借行波测距技术的精准性,结合自身在录波、授时、供电、通信等方面的优势,成为了保障配网安全运行的“利器”。它让配网故障从“大海捞针”式的排查,变成了“精准打击”式的检修,为电网的稳定、高效运行筑牢了防线。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x9V6BBzhRs9Qkkz6672kgG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