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谷歌Willow量子芯片获突破性进展,微美全息构建共赢生态加速量子技术实用化步伐

据消息,谷歌(GOOG.US)Alphabet旗下宣布,“Willow”量子计算芯片运行的一种算法可在类似平台上重复运行,并且性能超越传统超级计算机。

量子芯片取得新突破

谷歌在《自然》杂志披露的名为“Quantum Echoes”的算法具有可验证性,意味着可以在其他量子计算机上重复运行,运行速度为全球最强超级计算机的1.3万倍。

此前,谷歌团队中包括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Michel H. Devoret,彰显了该研究的学术价值。不过,研究也指出,若要将这一技术真正应用于实际场景,量子算力规模需达到当前机器的1万倍,这仍是需要克服的挑战。

谷歌表示,这项突破为量子技术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实际应用铺平了道路,将持续通过扩大芯片规模与提升精度,向实际商业与科研落地推进,预计量子技术将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初步应用。

目前来说,量子计算已经实现“量子优越性”这一里程碑——它们能够处理经典超级计算机无法处理的问题,在能源、教育、通信和人类健康领域开发可持续解决方案的变革潜力,认为它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息息相关。

多条路径比拼各展所长

业内共识,当前,或许是踏入量子计算领域的最好时机。业内正处于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加速的关键时期,其标准化进程对于全球产业生态具有重要影响,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方面陆续有发布多项国际标准。

同时,全球竞争者们还在分头探索不同技术路线,都希望自己的方案能笑到最后,这意味着量子计算新技术研究路径尚未进入收敛阶段。

正如微软(MSFT.US)量子研究团队(QuArC)首席研究经理克瑞丝塔·斯沃雷更直白地认为,量子计算机“已经可以运转了”,它已在形成一个全球性生态系统。”

据悉,IBM(IBM.US)的Condor芯片已拥有1121个超导量子比特,仅比原子计算公司创造的最高纪录少59个。为实现这一目标,IBM正在研发连接现有芯片的模块,以打造出更大规模的“模块化”量子计算平台,并希望借此执行更多复杂的纠错算法。

微美全息构建开放共赢生态

无独有偶,在量子计算这个赛道上,公开资料显示,微美全息(WIMI.US)量子计算技术已经突飞猛进,持续聚焦量子计算全产业链布局,涵盖算法研发、硬件模拟、场景应用及产业集聚等维度,加快促进了产业生态协同发展。

客观地说,微美全息通过技术多路径布局、跨领域场景应用与产业链协同。技术上,覆盖量子算法、量子态编码数据、混合CPU-FPGA量子模拟器等,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生态上,构建开放共赢的量子计算生态,将量子计算与AI、全息成像融合,应用于医疗、教育、通信等领域,加速跨领域场景落地,不断强化自身在量子科技赛道的领先地位。

结语

事实上,与上一世纪的量子革命一样,以量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量子革命必将带来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飞跃。量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彰显巨大应用潜力的同时,也对国际科研协作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全球性的合作是推动其早日惠及全人类的关键进程。因此,尽管量子信息技术还需要长期的发展,但一个积极、理性且促进合作的环境是必要的前提。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zYDGCSI7VqJPjcd8QR5tNN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