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失能老人的进食照护产品,要适应老人咀嚼吞咽功能的退化;洗浴产品需要平衡清洁需求与隐私保护问题;床椅转移过程应实现智能化操作,支持多场景转移……10月23日,《北京科技赋能养老典型场景研究报告》在第十届老年服务科学与创新国际论坛上发布,聚焦八大典型应用场景,提出智慧养老解决方案。
“失能老人是对科技需求最为迫切的人群,他们的需求也是北京市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智慧养老研究所老年健康研究部主任邢新主说,面向失能老人的产品研发,是当前科技企业在智慧养老领域重点投入的场景之一。2025年,该研究所围绕失能老人所需的重点场景展开调研。数据显示,生活照料和健康管理类问题是失能老人需求的主体,其中,如厕、洗浴和进食需求位列前三位。
“失能老人照护在如厕、洗浴等方面存在刚需,急需解决安全与隐私的平衡;围绕进食与营养支持,需要关注“吃得进、消化好”问题;卧床的场景则让压疮、排痰等照护需求突出。”邢新主介绍,研究报告围绕失能老人需求的八大场景,分析痛点、产品现状和研发方向等。
以失能老人的衣物穿脱为例,老人普遍存在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认知障碍问题,难以配合照护者完成更衣,穿脱衣物的过程中也容易受伤。邢新主表示,当前市场上辅助衣物穿脱的产品大多还处在展示阶段,投入应用的产品较少。相关产品研发中应聚焦灵活、实用的思路,让衣物自身成为一个智能穿脱机器人,使得更衣过程适配老人不同的身体状态。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石松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老龄科技创新需要走出新的路径。“面对同样一个产品,两位老人的看法都可能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健康状态下,对产品的要求也不同。”他认为,老龄科技创新有着区别其他行业的异质性,标准化难题导致前期研发成本较高,老年人、照护者等用户也会面临“数字鸿沟”。立足当前的“银发产业”现状,他建议深入挖掘老龄产品市场容量大、互联网应用基础好等优势,优化市场环境,并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促的良性循环,打造现代化银发产业体系。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刘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