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冰岛被认为是“无蚊区”。然而,10月16日,当地昆虫爱好者Björn Hjaltason在首都雷克雅未克附近的Kjós意外捕获了一只“奇怪的飞虫”,经过专家确认,这正是一只雌性蚊子。这也是冰岛历史上首次正式记录到蚊子的存在。
冰岛自然科学研究所随后证实,共有三只蚊子被捕获(两雌一雄),它们属于环蚊属(Culiseta annulata)。研究人员指出,这种蚊子原本在寒冷地区难以生存,但此次发现意味着,它们正在逐渐适应更冷的气候。
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是蚊子扩散到高纬度地区的重要原因。温度升高缩短了蚊子繁殖周期,同时更多降雨和空气湿度为其创造了理想的孳生环境。研究人员提醒,虽然冰岛没有蚊媒疾病的历史,但蚊子已被证实是疟疾、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等疾病的主要传播者,其出现仍可能对公共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目前尚不清楚这些蚊子是如何抵达冰岛的。推测包括搭乘船只、货柜运输等方式。更令人担忧的是,蚊子已被发现利用人造水源——如雨桶、花盆和蓄水池——完成繁殖,并能快速在短暂的夏季中完成生命周期。
这一发现意味着,除南极外,蚊子已经遍布全球所有大陆。科学家强调,未来还需持续监测,尤其是观察它们能否成功越冬,从而在冰岛真正建立稳定种群。